学生用材料科学基础第5章
发布时间:2024-10-23
发布时间:2024-10-23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第5章 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a 点 : 比例极限σp, 它是应力与应 比例极限σ 变成正比例的最大极限。 σ=Eε 变成正比例的最大极限 。 即胡克定律。 即胡克定律。 e 点 : 弹性极限σe , ae段应力与 弹性极限σ ae段应力与 应变不再保持正比关系, 但在外 应变不再保持正比关系 , 力撤除后变形仍可完全消除。 力撤除后变形仍可完全消除。 s 点 : 屈服极限σs , 在屈服阶段 屈服极限 σ 应力不变而应变不断增加, 这种 应力不变而应变不断增加 , 现象叫屈服。 现象叫屈服。 b 点 : 强度极限σb , 让试件继续 强度极限 σ 变形,必须继续加载,最高点(b 变形, 必须继续加载, 最高点( 点)所对应的应力。 所对应的应力。 k点:应力达到强度极限后,试件 应力达到强度极限后, 局部发生剧烈收缩的现象, 称为 局部发生剧烈收缩的现象 , 颈缩。 颈缩。
重要的强度指标
σp
a
低碳钢在单向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工程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强度指标弹性极限σ 弹性极限σe 屈服极限(屈服强度) 屈服极限(屈服强度)σs 强度极限(抗拉强度) 强度极限(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受力时总是先 发 生 弹 性变 形 ,即弹 性 变 形 是塑 性 变形的 先 行 阶 段, 而 且在塑 性 变 形 中还 伴 随着一 定的弹性变形。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5.1 弹性变形5.1.1 弹性变形的本质
定义: 定义: 外力去除后能够完全恢复的那部分变形。 外力去除后能够完全恢复的那部分变形。 从原子间结合力的角度来了解它的物理本质。
当原子受力后将偏离其平衡位置,原子 间距增大时将产生引力;原子间距减小 时将产生斥力。这样,外力去除后,原 子都会恢复其原始位置。 弹性变形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5.1.2 弹性变形的特征和弹性模量
普弹性(应变都是瞬时达到其平衡值)晶体发生弹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成线性关系,去掉外力,应变完全消 失,晶体恢复到未变形状态。弹性变形阶段应力与应变服从虎克定律。杨氏模量(弹性模量) 正应力
正应变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弹性变形的主要特征是:并恢复原状。 并恢复原状。(1) 理想的弹性变形是可逆变形,加载时变形,卸载时变形消失 理想的弹性变形是可逆变形,加载时变形,
金属、陶瓷和部分高分子材料不论是加载或卸载时, (2) 金属、陶瓷和部分高分子材料不论是加载或卸载时,只要在 弹性变形范围内,其应力与应变之间都保持单值线性函数关系, 弹性变形范围内,其应力与应变之间都保持单值线性函数关系, 即服从虎克(Hooke)定律。 即服从虎克(Hooke)定律。 弹性变形量随材料的不同而异。 (3) 弹性变形量随材料的不同而异。
工程上,弹性模量是材料刚度
的度量。在外力相同 的情况下,材料的 E 越大,刚度越大,材料发生的弹 性变形量就越小。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滞弹性(考虑时间的作用,应变滞后应力) 考虑时间的作用,应变滞后应力)
一些实际晶体,在加载或卸载时, 一些实际晶体 , 在加载或卸载时 , 应变不是瞬时达到其平衡 而是通过一种弛豫过程来完成其变化的。这种在弹性极限σ 值,而是通过一种弛豫过程来完成其变化的。这种在弹性极限σe 范围内,应变滞后于外加应力, 范围内 , 应变滞后于外加应力 , 并和时间有关的现象称为滞弹 性或弹性后效。 性或弹性后效。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黏弹性黏性流动:非晶态固体和液体在很小外力作用下便会发生没有 确定形状的流变,并且在外力去除后,形变不能回复。 所谓黏弹性,是指材料不但具有弹性材料的一般特征,同时还 具有黏性流体的一些特征。理想弹性固体服从虎克定律,即应 力正比于应变;而理想黏性流体服从牛顿定律,即应力正比于 应变速率。这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实际材料的行为往往偏离这 两个定律。在外力作用下,材料的应力可以同时依赖于应变和 应变速率,也就是兼有固体的弹性和液态的粘性两者特征.因 此称作材料的黏弹性。
黏弹性变形具有弹性变形和黏性变形的两方面特征。 黏弹性变形具有弹性变形和黏性变形的两方面特征。 黏弹性是高分子的重要力学特性之一。 黏弹性是高分子的重要力学特性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5.2 晶体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5.2.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滑移方式进行,此外还有孪生与扭折。
a. 滑移线与滑移带将表面经磨制抛光的金属试样进行适当的塑性变形,然后作显微观察。在抛 光的表面出现许多明显的滑移变形的痕迹,称为滑移带 滑移带。若用电子显微镜观 滑移带 察,发现每条滑移带均由许多聚集在一起的相互平行的滑移线所组成。滑移 线实际上是晶体表面产生的一个个滑移台阶造成的。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b. 滑移系 滑移时,滑移面与滑移方向并不是任意的。 滑移面应是面间距最大的密排面,滑移方向是原子的最密排 方向,此时滑移阻力最小。 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合起来叫做一个滑移系。晶体结构 面心立方 体心立方 密排六方 滑移面 {111} {110} {112} {123} 六方底面 滑移方 向 <110> <111> 底面对 角线 滑移系数 目 4×3=12 6×2=12 1 × 3 =3
结论: 结论: 滑移面一般总是密排面,滑移方向一般总是密排方向。 滑移面一般总是密排面,滑移方向一般总是密排方向
。 每种晶体类型的金属都具有特定的滑移系。 每种晶体类型的金属都具有特定的滑移系。 滑移系数目越多,晶体的塑性越好。 滑移系数目越多,晶体的塑性越好。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体心立方结构缺乏密排程度足够高的密排面,故滑移面不太稳 定,通常低温为{112}、中温为{110},高温时为{123},滑移方 向很稳定总是〈111〉。 {112}晶面族共包括12组不同方位的晶面,每晶面上都有一个 〈111〉方向。 {123}共有24组不同方位的晶面.每晶面也有一个〈111〉方向。 加上12个{110} 〈111〉滑移系,体心立方共有48个滑移系。
体心立方金属滑移系较多,故比密排六方结构金属塑性好。 但其滑移面原子密排程度不如面心立方,滑移方向的数目也少 于面心立方,故体心立方金属不如面心立方金属塑性好。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c. 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当晶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不论外力方向、大小和 作用方式如何,均可将其分解成垂直某一晶面的正应 力与沿此晶面的切应力。只有外力引起的作用于滑移 面上、沿滑移方向的分切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滑 移过程才能开始。
该分切应力称为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该分切应力称为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临界分切应力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F在滑移方向上切向分力 Fτ=Fcosλ滑移面面积分切应力Fτ F cos λ F τ= = = cos λ cos = σm A A′ A cos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取向因子
临界分切应力
τ k = σ sm圆柱形单晶体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τk σs = = m cos cos λ1 m = cos λ cos = cos cos(90° ) = sin 2 2当
τk
=45 °
取向因子达到最大值(0.5) σs最小,即用最小的拉应
力就能达到τk。取向因子大的为软取向, 取向因子大的为软取向, 软取向 取向因子小的为硬取向。 取向因子小的为硬取向。 硬取向 当φ=90度或当λ=90度时,σs均为无限 大,这就是说,当滑移面与外力方向平行, 或者是滑移方向与外力方向垂直的情况下不 可能产生滑移。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d. 滑移时晶面的转动单晶体滑移时,除滑移面发生相对位移外,往作伴随着晶面的转功,对 于只有一组滑移面的密排六方结构,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拉伸时,滑移面趋于与轴向平行; 压缩时,滑移面趋于与轴向垂直。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版
e. 多系滑移 具有多组滑移系的晶体
滑移首先在取向最有利的滑移 其分切应力最大) 系(其分切应力最大)中进行
变形时晶面转动
另一组滑移面上的分切应 力也可能逐渐增加到足以 发生滑移的临界值以上
多系滑移
晶体的滑移就可能在两组或更多的 滑移面上同时进行或交替地进行
不同滑移系的位错相互交截而 给位错的继续运动带来困难
强化机制
上一篇:社区论坛网站开发搭建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