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时间:2025-05-02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猜猜看,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 者的思想感情.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杜甫(712--770),字子美, 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 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 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 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 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 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 尊称为“诗圣”。与李白齐名,并称“李 杜” 。 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 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望岳 春望 石壕吏杜甫草堂

杜 甫 诗 三 首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写于开元二十四年,是现存杜甫诗 歌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当时诗人风华正 茂,满怀抱负,遍游祖国大地. 诗中热情 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 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 负 ,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 泰山,五岳之首,山东省境内.又被 称为岱宗。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岱,泰山的别称;宗, 祖先。古人一向认为泰 山是五岳之首,故称 “岱宗”。 如何:怎么样 夫(fú):助词 齐鲁:齐,是指泰山以 北地区,春秋时属齐; 鲁,指泰山以南地区, 春秋时属鲁。现在山东、 河北一带。 这两句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 青:指山色 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 未了:不尽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神奇秀丽 阴:山北背阴处 阳:山南向阳处 割:分割、分开 昏:暗,指山的背阴处 晓:亮,指山的向日处

这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

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荡胸:心胸摇荡 曾:通”层” 荡胸生层云:倒装句,应理解为”生云层而荡胸” 决眦:形容极力睁大眼睛的样子.眦,眼角

这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 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 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

一览众山小.

绝顶:泰山的最高处

众山小: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 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作者是怎么“望”的“岳”呢?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细望) 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俯望)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思考探讨: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小 结

这首诗歌以 “望”字统摄 全诗,结构严整,情景交融,虚实 相生;有直接描写的自然景物,有 诗人赋予的象征意义;描写,抒情, 议论兼而有之;炼字炼句,正应其 “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论.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背诵课文, 回味体会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