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理论第八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第八章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第一节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一、概念 (一)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政策。它是民族纲领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之间在生活各个领域和相互交往中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样的权利。其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第一节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三)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是指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某些民族由于历史原因而造成经济文化落后,不能与先进民族同样享受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的现象。
第一节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四)民族团结: 是指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
第一节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含义 (一)一切民族的平等 (二)在一切方面的平等 (三)在事实上的平等 (四)以革命胜利为条件
第一节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三、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1、根据民族发展的客观事实决定的; 2、根据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3、由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4、由各民族的共同事业和利益决定的。
的形成与实践
第二节 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一、形成二、实践(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 1、民主改革 2、社会主义改造
(二)民族识别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民族成份和民族名称的辨别。
的保障
第三节 散居少数民族平等权益
1、聚居少数民族:主要是指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之内,并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 2、散居少数民族:是指没有实行区域自治、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内的少数民族和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包括城市和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
第四节 民族法制建设
民族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民族关系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党和国家为调整我国的民族关系,以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而制定的一系列的原则和制度。
下一篇:竹板材生产竹板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