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5-07-08

学前儿童的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什么叫记忆。

2、熟悉记忆的种类。

3、深刻理解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其品质。

二、教学内容:

1、记忆的概念及记忆与心理。

2、记忆的种类。

3、记忆的三个环节。

4、记忆的品质。

5、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记忆的种类。

2、记忆的三个环节。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 提问法 举例法 比较法

五、教学过程: 讨论法

(一)、通过讲解的方式来学习记忆的概念,并举例来帮助学生

加深 理解。

(二)、介绍不同划分标准下记忆的不同分类,借助分组讨论的

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根据记忆的内容:

(1)、运动记忆 2周

(2)、情绪记忆 6个月

(3)、形象记忆 6——12个月

(4)、语词逻辑记忆 1岁

2、根据记忆时间保持时间的长短:

(1)、瞬时记忆

(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

(三)、用举例的方式介绍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1、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海中留下痕迹的过程。 比作:图书馆购入新书。

2 、保持: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印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比作 :将购入的新书进行登记、分类、储存。

3、回忆:人脑对过去经验提取的过程。比作:取书、借书。

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四)、运用讲解的方式,借助举例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记忆的品质

的理解。

1、记忆的敏捷性(记忆速度的快慢)

2、记忆的持久性(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

3、记忆的正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五)、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1、表象的含义及分类。

2、表象的特征。

六、与学生共同回顾本次课的知识点。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

2、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3、理解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关教育措施。

4、能够在活动中有效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二、教学内容:

1、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及发展。

2、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3、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三、教学重点:

1、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2、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 提问法 举例法 讨论法 复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简单回顾上一节的知识点,通过展示幻灯片的形式与学生一同巩固上一节的内容。

(二)、通过讲解、举例从量与质出发共同学习有关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

1、量的发展:(1)、记忆范围

(2)、记忆广度

(3)、记忆保持时间

2、质的发展:(1)、记忆态度的发展

(2)、记忆内容的发展

(3)、记忆方法的发展

(4)、记忆正确性的发展

(三)、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容易记容易忘。

2、记忆带有很大无意性。

3、以形象记忆为主。

4、机械记忆多余意义记忆。

5、记忆不精确。

(四)、幼儿记忆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有意性差,影响记忆效果。

2、不会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

3、偶发记忆。

4、正确对待“说谎”问题。

(五)、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记忆力。

1、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效果。

2、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发展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3、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

4、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

心理学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