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域文化平时作业四参考答案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平时作业四
一、填空题(43分)
1、1935年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 )和萧军(八月的青春)的出版,标志着东北作家群的正式出现。
2、日伪时期,东北作家群在小说创作中,有大量揭露日伪黑暗统治、表现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代表作家有(萧红)、(萧军)、( 白朗)、( 罗烽)。
3、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主要特点是(抗日救亡的呐喊)和(故土原乡的思恋 )。
4、韩乃寅的长篇小说(《天荒》)、(《苦雪》)、(《泪祭》),被称为北大荒“知青三部曲”,总题名为(《远离太阳的地方》)。
5、东北光复后,诗歌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主要龙江作家的作品有(李熏风 )的长篇叙事诗《聚宝盆》、鲁琪的(《这就是爱情》)等。
6、新中国成立后当之无愧的第一批龙江乡土诗人是(王书怀)、(刘畅园 )。
7、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哈尔滨共刊行过俄文期刊多达400余种。其中(《哈尔滨快报 》)及其继承者(《青年俄罗斯报》)首开哈尔滨俄侨文学的先河。
8、1920-1925年,哈尔滨共有20余种纯文学或与文学有密切关系的俄文杂志,主要有(《远方》)、(《俄国评论》)、(《尖塔》)、(《远东蓝杂志》 )。
9、1926年,(“ 邱拉耶夫卡”)社成立,这是一个由在哈尔滨本土成长起来的俄侨青年诗人组成的文艺团体。
10、(峨桥文艺团 )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哈尔滨俄侨文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繁荣盛景。
11、1899年,( 俄国中东铁路俱乐部 )在和哈尔滨田家烧锅建成,这一事件被称为“清代哈尔滨有电影设施和活动的开始”。1902年,俄国人(考布切夫)在哈尔滨道里中央大街与十二道街交口处建立了黑龙江第一家电影院。。
12、黑龙江有文字记载的曲艺活动始于(金代)。
13、现代意义上的冰灯观赏,始于1963年2月哈尔滨市(兆麟公园 )举办的首届冰灯游园会。
14、被称为“中国雪乡”是黑龙江牡丹江长汀镇的(双峰林场)。
15、1985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正式把1月5日确定为(哈尔滨冰雪节 )。1999年,哈尔滨市政府与国家旅游局联合举办千年庆典活动,并兴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16、哈尔滨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8年改称为“中央大街”。
17、颐园街一号建筑始建于(1919年 ),该建筑以(折中主义)建筑风格为基础。
18、哈尔滨有特色的宗教建筑主要有(索菲亚教堂)、(极乐寺 )、(哈尔滨文庙 )、( 东正教圣母守护教堂 )
19、五大连池风景区的主要特色是 (奇特的熔岩景观 )和( 丰富优质的矿泉资源 )
20、(张建章 )撰写了黑龙江第一部民族史《渤海记》,黑龙江第一状元是(徒单镒 )。 21、1907年6月10日,国人在哈尔滨办的第一张报纸(东方晓报 )创刊。
二、简答题(共57分)
1、简述日伪时期东北作家群小说创作的类型。(7分)
答:一是揭露日伪黑暗统治、表现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二是直面人生、揭示人性的作 品;三是粉饰太平、美化人生的趣味性小说;四是为日伪歌功颂德的汉奸小说
2、简述解放战争时期的龙江歌剧的特点。(5分)
上一篇:近海井套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