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同步习题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月光曲》同步习题
一、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茵( ) 盲( ) 券( ) 腊( ) 屡( ) 菌( ) 育( ) 卷( ) 蜡( ) 缕( ) 粼( ) 谱( ) 醒( ) 涛( ) 键( ) 嶙( ) 普( ) 醉( ) 滔( ) 健( )
二、读句子,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把不正确的划去。
1、他沿着弯弯曲曲(qǔ qū)的小路向前走, 忽然从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 弹得正是他写的曲(qū qǔ)子.
2、盲姑娘从琴声中知道给她弹曲子的(dí de)人的(dí de)确是贝多芬.
3、盲姑娘从美妙的乐(yuè lè)声中感受到了快乐(yuè lè).
三、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粒 缕 艘 番 片 层 株 支 摞
一( )画报 一( )石子 一( )帆船 一( )话语 一( )草滩 一( )微云 一( )歌曲 一( )柳树 一( )涟漪
四、读下面人物的语言, 想想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填序号)
A、同情、遗憾、内疚 B、迫切
C、诚恳、热情 D、体谅、安慰
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
2、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4、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
五、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 )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__”在文中画出实写事物,用“~~”划出联想内容。
4、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分别是:
(1)______ (2) ______ (3) ______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6、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时而________。
上一篇:彩钢房拆除安全管理协议书
下一篇:阿里巴巴价值观考核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