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4-10-18
发布时间:2024-10-18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第二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人不仅仅是单个的人,而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人。研究表明,如果一个
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往往容易产生强迫、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等神经症状,同时还伴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因为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往就越积极,与别人的关系也越深刻。因此,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认为,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的。在平时的心理咨询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不已,少数人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可见人际交往已经成为了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最重要因素。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科学的健康观
健康是人快乐、幸福和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马勒博士曾指出:必须让每个人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失去了一切。理论研究与实践都证明,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复杂的心理活亿日亿年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统一体。因此关于健康内涵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正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那种认为只要身体没有疾病、生理机能正常就是等于健康的观念正在被一种“立体健康观”(F.D.Wolinsdy1988年著《健康社会学》)所替代,即健康应由心理尺度、医学尺度和社会尺度来评价,健康的概念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走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1]并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①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②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⑤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⑥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⑦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2]
由这十条标准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等情况,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那些长期心情抑郁,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1989年WHO又将健康的导致心理概念补充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少年学生而言,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更有着其突出的地位。“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从对健康这一概念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为了实现完满康宁的健康状态不仅要讲究生理卫生,还要讲究心理卫生,那么,准确地认识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有意识地规划、调整自己的心理发展,主动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就成了健康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是由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近代心理卫生运动是本世纪初美国人比尔斯倡导的。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其兄患癫痫症,他害怕自己也患此病,整日忧心忡忡,精神失常而自杀,得救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住院三年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精神病人所遭受的种种冷漠与非人的生活以及社会对精神病人的误解、歧视和偏见,不胜悲愤。出院后他将自己在精神病院的生活与感悟写成《自觉的心》(A Mind That Fond Itself),于1908年3月出版。得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高度评价和支持。1908年5月由比尔斯发起,成立了 “康涅狄格洲心理卫生协会”。这就是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发起人除比尔斯本人外,还有大学教授、医生、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教会牧师、审判官、律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康复的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此协会工作的目标,有下列五项;①保持心理健康;②防止心理疾病;③提高精神患者的待遇;④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知识;⑤与心理卫生有关的机构合作。其活动的对象已扩展到了整个社会,从而奠定了心理卫生的坚实基础。[3]
经比尔斯和同行们的继续努力,于1909年2月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1917年全国总会出版的《心理卫生》季刊为科普读物,宣传心理卫生常识,流传很广,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各种不定期刊物和小册子,供群众免费阅览。1930年5月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到会的有五十三个国家的3,042名代表,中国也有代表参加。大会产生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它的宗旨是:“完全从事于慈善的、科学的、文艺的、教育的活动。尤其关心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对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以及全人类幸福的增进”。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重视心理健康已成为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当今世界的大趋势。什么是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心理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是健康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论述。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4]
精神医学者孟尼格尔(Karl Menninger)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5]
心理学家英格里斯(H.B.English)给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免于
心理疾病。”[6]
心理卫生学者阿可夫(Abr Arkoff)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具备:“有价值心质”的人,即:①有幸福感;②和谐(指在情绪平衡,以及欲望与环境之间协调);③自尊感(包含自我了解,自我认同,自我接纳与自我评价);④个人成长(潜能充分发展);⑤个人成熟(个人发展达到该年龄应有的行为);⑥个人统整性(能有效发挥其理智判断力及意识控制力,积极主动,能应变);⑦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⑧从环境中自我独立(独立自主,自由而自律);⑨有效适应环境。[7]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①身体、智力以及情感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8]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9] 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③能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④生活的理想切合实际;⑤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⑨能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能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台湾学者王沂钊历经多年的研究,认识到唯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身体的健康,能在社会上保持较高的效能,而提出以下六项衡量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准则:①要有工作而且乐于工作(這是人性最高的心理需求,和快乐的来源);②要有朋友而且乐于与他人交往(透过与人分享心情,体会爱的幸福感,能够稳定情绪)③要适当的了解自己並且悦纳自己;④能客观地评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估他人与认可他人;⑤能与現实环境维持良好的接触;⑥经常保持满意的心情。[10]
台湾学者黄坚厚在1982年提出了衡量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准: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发挥智慧和能力,以获取成就和满足;②乐于与人交往,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与人相处时正面态度多于反面态度;③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和悦纳的态度;④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并能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11]
我国学者马建青主编的〈〈心理卫生学〉〉一书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七条标准:①智力正常;②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很好;③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④个人关系和谐; ⑤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以上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但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其实,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概念,从不健康到健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正常与异常是相对的,不象生理健康那样具有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人的心理健康可以从相对不健康变得健康,也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解决问题,获得成就。
2、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能对自己的优缺点作恰当的评价,不苛求自己,生活的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对自己基本感到满意,很少自责、自怨、自卑、自我否定,心理相对平衡。
3、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免不了因挫折和不幸产生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善于适度地表达、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心境积极乐观。
4、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意与人交往,与人为善,对他人充满理解、同情、尊重、关心和帮助,有良好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并能在其中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5、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对周围的人与事均有独立自主的见解,不盲从,热爱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学习、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并能在负责的工作中体验生活的充实和自己存在的价值。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6、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能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善于将自己融入到不同的环境中,是自己的心理需要与社会协调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许多有识之士,在国际心理卫生运动日趋发展的影响之下,日益认识到这一运动的意义及重要性,于是经教育家、心理学家、医生、社会学家以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共228人的酝酿和发起,并得到145位知名人士的赞助,于1936年4月在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并紧接着致力于准备开展工作。翌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全国处于非常状态之中,致使心理卫生的工作被迫停顿。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8年曾在南京开过一次局部的心理卫生代表会议。其后,由于种种原因,直至1979年冬在天津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上,许多与会者提出重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倡议。成立由陈学诗、宋维真、王效道三人组成的联络组开展工作并得到许多关心此项活动的各有关方面与著名人士的赞助。经过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活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1985年3月经国家科委和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批准正式成立。同年9月27日在山东泰安举行成立大会。李先念同志为大会题词:“社会各界都应当关心人民群众的心身健康,为心理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邓颖超同志题词:“发展我国心理卫生事业,提高人民身心健康水平!”王震、陆定一、周培源、费孝通、茅以升、朱光潜、潘菽、吴阶平、钱信忠、高觉敷、林传鼎等国家领导人和著名学者分别题词或致贺词。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和常务理事;讨论通过了协会章程;初步确定了几个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计划。随后成立了儿童心理卫生、青少年心理卫生、老年心理卫生、心身医学和特殊职业群体心理卫生等专业委员会并开展学术活动。各省市地方和专业系统也纷纷组建心理卫生协会,开展活动。[12]
我们还要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像生理健康标准那样具体、精确和绝对,心理健康与否、正常与否的界限是相对的,上述心理健康的标准仅仅反映了个体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境界。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持续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并不意味这个人就一定是心理不健康。而且心理健康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既可以从不健康转变为健康,也可以从健康转变为不健康。如何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即应该把握三个方面,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三、心理的亚健康状态
(一)亚心理健康的含义
健康心理学根据心理测验统计结果、症状分析、个人内心体验等方面来评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价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用健康与不健康来表达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事实上,在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没有心理障碍与疾病,但又感觉心理不健康”,这就是亚心理健康,也称第三心理状态。
(二)亚心理健康的特点
处于亚心理健康状态的人,虽然各项体检指标均为正常,也无法证明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与健康人比却又显得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极易疲劳,许多人常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腰酸腿痛、疲劳乏力等不适。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亚心理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但情绪低落、反应迟缓、失眠多梦、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等。美国心理学家梅尔杰斯为亚心理健康易感者描绘的心理画像是:情绪低落、自卑失助、放任冲动、角色混乱的人。
现代人陷入亚心理健康状态有七大信号:①焦虑感——烦恼不堪,焦躁不安,生机的外表下充满无助;②罪恶感——自我冲突,有一种无能、无用感;③疲倦感——精疲力竭、颓废不振、厌倦、无聊;④烦乱感——感觉失序、一团糟;⑤无聊感——空虚、不知该做什么、不满足但不思动;⑥无助感——孤立无援、人际关系如履薄冰;⑦无用感——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自卑内疚。[13]
(三)亚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亚心理健康是一种比较痛苦而又无奈的心理状态,它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隐形杀手”。正如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象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美国《托萨世界报》报道说,今日社会赴医院就珍的病人中,估计有60%的人并无特殊疾病,只不过是感到痛苦而已。台湾心理学家吴静吉为现代人维护心理健康,走出亚心理健康状态开出了十二条良方:
1、重视快乐的价值; 2、诚实待己、怡然自处; 3、不庸人自扰、拒绝杞人忧天; 4、抒发压抑感受、清理消极问题; 5、发展积极乐观的思考模式; 6、掌握此时此刻的时空;
7、确定生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 8、降低期望水平、缓慢冲刺脚步; 9、追求人生理想,建立亲密关系;
10、追求有意义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创意;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11、尊重自己,亲近别人; 12、积极主动,分秒必争。
亚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十分突出的问题,它严重地影响着人的心理生活质量,将人的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际吸引,毁坏人的自我感受,降低人的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因此,只有帮助个体正确认知亚心理健康状态,掌握有效的调适方法,才能摆脱亚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客观存在,心理健康明显偏低。据大量的调查和统计报告,大学生中相
当一部分人心理上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良反应和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大学生心理问题与他们的心理素质不高直接关联,主要表现在非智力性心理素质不高造成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即某种程度的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自信心、以及自立能力弱、人际关系紧张、依赖性强等等,因此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心理特征及其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能力。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它的本质特征,此外心理素质还具有稳定性、可塑性、内隐性和表现性等特性。按照在心理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心理素质可分为智力性心理素质和非智力性心理素质。智力性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认识、改造客观事物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形像力和思维力;非智力性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意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以及在意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兴趣、动机、情绪、意志、社会适应力等要素。大学生通过了严格的高考筛选,智力素质一般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主要实在非智力性心理素质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导致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下面着重分析大学生在非智力性心理素质。
(一)情感素质。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这一心理现象包括情绪、情感和情操三种发展水平。按理说,大学生的情感倾向要与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吻合,应该反对从个人私利目的出发的狭隘情感;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要联系生活的重要方面,应该具有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能摆脱低格调、低品位等种种浅薄和庸俗的情感;情感的稳定性、控制力和效能性都应该较强。但是许多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情感的波动性较大,情绪的起伏经常影响学习和休息,情绪波动后的调节能力也不太强,烦闷时很难高兴起来。情绪高涨时心花怒放,觉得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个别大学生年纪轻轻甚至觉得活着都没啥意思,可见情绪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较差,这就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二)人际关系素质。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应主动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观念和交往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其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但是当代大学生关系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交往观念方面,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用关系,没有真情实意;在交往行为方面,缺乏主动性,有的同学认为参加社交活动没什么意思,而且在交往中对别人比较苛刻,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甚至认为这些缺点自己完全不能接受,这种观念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提高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意志素质。意志是人们自觉确定目的并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对行为的调节其本质是对个体心理的调节,即通过调节个体的兴趣、情感等心理要素实现预期目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期,心理尚未达到成熟,而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顺境中长大,没有经历过逆境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每年新生入学时,新生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护送来报到的,有的学生甚至由几个人陪同来学校报到,家长跑来跑去,自己却袖手旁观,稍有不如意,还直冲家长发脾气,连睡觉的枕头都要家长装好。一遇到小的挫折就垂头丧气,放弃自己的目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这些大学生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表现在:要有较强的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性,同时,还要培养较强的耐挫能力。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我情感,约束自我言行,克服冲动,不骄不馁,不怯不惰,不任性,做自立自强的让家长放心,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四)开拓创新素质。是指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对新理论、新事物进行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当代大学生虽然在开放的环境中长大,但开拓创新的意识较弱,比如常受别人评价的左右,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胆略,观念上随大流,行动上力求稳妥,不善于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去解决问题,对老师讲授的知识没有大胆质疑的习惯;对创新价值的认识不足,几乎有一半的同学对创新的价值和作用缺乏充分的认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动力,大学生对此的反应并不强烈。“从众心理、过分依赖别人,害怕失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为了获得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最新情况,于2006年10月—12月对我院大学生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心理健康状况测量和分类座谈,获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随机抽取四川理工学院在读大学生820人(男204人,女196人)为测查对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00份。其人口学因素指标分布如下:
1、性别:男生408人,女生392人;
2、学生来源:城镇来源272人,农村来源528人;
3、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子女220人,非独生子女580人; 4、是否学生干部:学生干部350人,非学生干部450人;
5、年级分布:一年级234人,二年级280人,三年级184人,四年级102人;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6、学科类型:文科类248人,理工科类408人,艺术类144人。 (二)方法
1、心理健康水平评定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symptom check list,90,简SCL-90),由上海铁道医学院吴文源引进修订。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10个因子分量表,测查采用1~5分的5点评分,每一项目的自评分值越大说明症状越严重,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在此我们以被试对每一项目的自评分值等于或大于3分为确定中度及以上痛苦水平的标准。采取分专业、分年级的团体施测方式.让被试阅读完指导语后,对90个问题涉及的症状作出自评判断,旨在通过被试对90个预设问题的回答,判断其心理状况的临床征象,以确定被试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和总均分l1个方面的表现。
数据统计和分析全部采用SPSS13.0计算机软件处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SCL-90得分总体情况
根据SCL-90的临床评分标准,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因子分等于或超过2分,为轻度以上心理症状;因子分等于或超过3分,为中度以上心理症状。在800份问卷中,总分最高分为301分,最低分为90分,平均:148.11±40.83分;总分大于160分的有248例,占31%,其中男大学生:126例,占男生总数的30.9%;女大学生:122例,占女生总数的31.2%,结果见表1:
表1 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呈阳性人数及比例
因子
因子分≥2(轻度以上) 人数(人)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92 290 226 164 178 174 98 190 112 百分比(%)
11.5 36.3 23.25 20.5 22.25 21.75 12.25 23.75 14 因子分≥3(中度以上) 人数(人)
8 64 52 38 20 26 12 26 22 百分比(%)
1 8 6.5 4.75 2.5 3.25 1.5 3.25 2.75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根据表1的数据,就中度以上症状考虑,大学生存在主要问题的前五项为:强迫症状,偏执、人际敏感、焦虑和敌对。需要说明的是,SCL-90属于准则参照测验,即以心理症状为准则来评判某个人是否有某些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它测得的是一个人某段时间的症状水平,是在这个时间段里的自我感觉,尤其是对情绪的心理体验。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呈阳性人数及比例较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二)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把参与测试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结果和全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经过Z检验表明,大学生在SCL-90量表的全部因子得分除人际敏感和躯体化因子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均低于全国常摸,差异极显著,根据该量表的分值含义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明显低于全国青年水平(见表2),表明大学生在青年中是属于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的一个群体。
表2 大学生SCL-90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项目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大学生 N=800 1.40±0.46 1.97±0.59 1.84±0.59 1.69±0.56 1.63±0.52 1.63±0.54 1.43±0.47 1.67±0.55 1.56±0.47 1.62±0.54 1.65±0.45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1.33±0.45 1.44±0.43
T值 2.58 9.56 2.57 4.41 7.91 4.95 4.43 5.47 8.29 10.85 9.07
P值 P>0.05 P<0.001 P>0.05 P<0.001 P<0.001 P<0.001 P<0.001 P<0.001 P<0.001 P<0.001 P<0.001
(三)不同背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1、男女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的比较
为了解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男性和女性大学生在scl-90的各因子进行均值比较,结果显示男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附近项和均分项目上得分优于女大学生,其中除了恐怖因子呈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其余因子得分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
男大学生
n=408
女大学生 n=392
T值
P值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1.41±0.45 1.98±0.60 1.81±0.59 1.66±0.54 1.59±0.49 1.65±0.55 1.38±0.44 1.68±0.55 1.56±0.50 1.61±0.52 1.63±0.45 1.39±0.46 1.97±0.59 1.87±0.59 1.73±0.57 1.66±0.55 1.62±0.54 1.49±0.49 1.66±0.54 1.55±0.45 1.64±0.55 1.66±0.46 0.31 0.11 -1.02 -1.18 -1.35 0.45 -2.45 0.26 0.26 -0.61 -0.62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2、城乡来源不同的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的比较
为了解城镇来源的大学生和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城镇来源大学生和农村来源大学生在scl-90的各因子进行均值比较,城镇来源大学生除了在偏执因子得分大体与农村来源大学生相当外,其余得分均低于农村来源大学生。但所有因子得分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见表4)。
表4 城乡来源不同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城镇来源 n=272 1.39±0.41 1.89±0.54 1.78±0.54 1.61±0.50 1.58±0.49 1.63±0.52 1.40±0.44 1.67±0.49 1.48±0.41 1.59±0.49 1.60±0.41
农村来源 n=528 1.40±0.48 2.02±0.62 1.86±0.61 1.73±0.58 1.65±0.54 1.64±0.56 1.45±0.49 1.67±0.57 1.60±0.50 1.64±0.56 1.67±0.47
T值 0.27 0.17 1.33 2.09 1.14 0.14 1.11 0.10 2.26 0.88 1.49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为了解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scl-90的各因子进行均值比较,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各因子得分均低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各因子的得分。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抑郁、焦虑、偏执、附近项因子上的得分有显著的统计学上的差异,均分显示可见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见表5)。
表5 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独生子女 n=220 1.36±0.39 1.95±0.56 1.80±0.55
非独生子女 n=580 1.41±0.48 1.98±0.61 1.85±0.60
T值 -1.02 -0.58 -0.75
P值 P﹥0.05 P﹥0.05 P﹥0.05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1.62±0.44 1.56±0.45 1.57±0.50 1.40±0.46 1.60±0.45 1.49±0.42 1.56±0.45 1.59±0.38 1.72±0.60 1.65±0.54 1.66±0.56 1.45±0.47 1.70±0.58 1.58±0.49 1.65±0.57 1.67±0.48 -1.52 -1.68 -1.40 -0.79 -1.75 -1.64 -1.63 -1.57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4、学生干部大学生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为了解学生干部大学生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大学生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在scl-90的各因子进行均值比较,非学生干部的均值低于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均值。但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在各项因子上的得分均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表6 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项目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学生干部 n=350 1.43±0.48 1.97±0.58 1.87±0.57 1.70±0.52 1.65±0.52 1.64±0.52 1.44±0.45 1.70±0.53 1.59±0.47 1.65±0.54 1.66±0.44
非学生干部 n=450 1.38±0.43 1.98±0.61 1.81±0.61 1.69±0.58 1.60±0.53 1.63±0.56 1.43±0.49 1.65±0.56 1.53±0.48 1.60±0.54 1.63±0.47
T值 1.00 -0.22 1.02 0.23 0.96 0.32 0.36 0.83 1.10 0.89 0.73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四)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为了了解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结果见表7。
表7 四个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一年级 N=234 1.50±0.52 2.15±0.63 2.00±0.63 1.81±0.62 1.74±0.56 1.72±0.56 1.52±0.50 1.80±0.58 1.67±0.53
二年级 N=280 1.37±0.45 1.92±0.58 1.82±0.61 1.66±0.55 1.59±0.52 1.58±0.57 1.42±0.44 1.64±0.58 1.52±0.47
三年级 N=184 1.36±0.41 1.90±0.58 1.72±0.51 1.61±0.55 1.52±0.43 1.58±0.47 1.38±0.48 1.61±0.46 1.50±0.42
四年级 N=102 1.32±0.35 1.87±0.50 1.71±0.49 1.67±0.53 1.66±0.54 1.68±0.54 1.37±0.46 1.57±0.46 1.51±0.40
F值 3.026 4.942 5.311 2.525 3.659 1.779 2.067 3.097 3.087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附加项 总均分 1.71±0.61 1.76±0.50 1.58±0.51 1.61±0.45 1.59±0.48 1.61±0.51 1.57±0.41 1.60±0.39 1.486 P>0.05 3.967 P<0.05
表7表明,一年级学生各项因子得分相对较高,表明四个年级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年级差异。四个年级大学生在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考查不同年级在这几个因子上的多重比较结果。在总均分项目上,一年级与二、三、四年级大学生比较呈现显著差异,结果显示一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在强迫、人际关系和偏执因子上,仍然显示一年级与二、三、四年级大学生比较呈现显著差异,其情况是在这三个因子上,一年级大学生的状况最差;在焦虑因子上,结果显示一年级和三年级呈现显著性差异,一年级大学生的焦虑程度高于三年级的学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我们分别将四个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进行了比较研究。
1、一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表明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全面偏低,这个问题一直受到高校的关注,但这种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见表7.1)
表7.1 一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一年级 N=234 1.50±0.52 2.15±0.63 2.00±0.63 1.81±0.62 1.74±0.56 1.72±0.56 1.52±0.50 1.80±0.58 1.67±0.53 1.71±0.61 1.76±0.50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1.33±0.45 1.44±0.43
t 3.58 7.54 3.65 3.89 7.23 3.87 4.04 4.61 6.48 5.92 3.42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二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在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附加项得分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在恐怖、偏执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总均分因子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一年级大学生,但仍然存在较明显的问题。(见表7.2)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二年级 N=280 1.37±0.45 1.92±0.58 1.82±0.61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0.64 4.12 1.06
>0.05 <0.001 >0.05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1.59±0.52 1.58±0.57 1.42±0.44 1.64±0.58 1.52±0.47 1.58±0.51 1.61±0.45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1.33±0.45 1.44±0.43
4.07 1.55 2.15 2.20 3.71 3.38 0.27
<0.001 >0.05 <0.05 <0.05 <0.001 <0.001 >0.05
3、三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除了在强迫症状、精神病性、附加项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三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见表7.3)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三年级 N=184 1.36±0.41 1.90±0.58 1.72±0.51 1.61±0.55 1.52±0.43 1.58±0.47 1.38±0.48 1.61±0.46 1.50±0.42 1.59±0.48 1.57±0.41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1.33±0.45 1.44±0.43
0.39 3.09 0.61 0.54 2.08 1.35 1.00 1.34 2.68 3.03 0.49
t
p >0.05 <0.01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1 <0.01 >0.05
4、四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在焦虑因子得分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在强迫症状、敌对、精神病性、附加项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总均分因子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四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象我们通常印象中那样差,但年级特点明显。(见表7.4)
表7.4 四年级大学生SCL-90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四年级 N=102 1.32±0.35 1.87±0.50 1.71±0.49 1.67±0.53 1.66±0.54 1.68±0.54 1.37±0.46 1.57±0.46 1.51±0.40
青年常模 N=781 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0.21 2.13 0.60 1.21 3.91 2.17 0.56 0.74 2.26
t
p >0.05 <0.05 >0.05 >0.05 <0.001 <0.05 >0.05 >0.05 <0.05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总均分
1.60±0.39
1.44±0.43
0.00
>0.05
(五)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为了了解不同学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状况,对文科、理工科、艺术类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进行了比较研究。
文科、理工科、艺术类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不同学科大学生各因子得分基本上没有差别,表明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体相当,没有显著性差别。结果见表8
表8 文科、理工科、艺术类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因子名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附加项 总均分
文科 N=248 1.39±0.46 1.97±0.58 1.87±0.56 1.73±0.59 1.66±0.54 1.64±0.57 1.41±0.43 1.63±0.51 1.54±0.44 1.70±0.52 1.66±0.44
理工科 N=408 1.38±0.45 1.94±0.58 1.77±0.57 1.65±0.52 1.61±0.49 1.59±0.49 1.42±0.43 1.66±0.54 1.56±0.47 1.57±0.50 1.62±0.44
艺术类 N=144 1.46±0.49 2.08±0.68 1.95±0.68 1.75±0.61 1.62±0.49 1.75±0.54 1.51±0.56 1.75±0.59 1.57±0.55 1.65±0.65 1.71±0.52
F值 0.836 1.7018 2.757 1.152 0.380 2.435 1.106 1.058 0.1040 1.659 1.098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三、讨论与分析
从本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的结果可以看出:scl-90总分大于160分的有248例,占参测大学生的31%,除人际敏感和躯体化因子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均低于全国常摸,差异极显著,表明大学生是一个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的群体,也提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急需要加强。
1、不同性别大学生
在本次测量中,scl-90总分大于160分的男大学生:126例,占男生总数的30.9%;女大学生:122例,占女生总数的31.2%,在性别比较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scl-90的各因子得分上出恐怖外,并没有显著差异,但从均分来看,男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附近项和均分项目上得分优于女生,这是由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一般认为,由于女生生理上的相对弱势,社会传统文化的定势影响,会使女生面对更多的问题与困惑,其心理健康会受到更多的负面影响,贺战冰的研究表明“河南省大学生男、女之间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和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各项因子分均值在1.45~2.06之间,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其它症状因子分较高;女生各项因子分均值在1.40~2.03之间,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症状和其它症状因子分较高。”[13]但也有研究表明男女生心理健康并无明显差异,“从测试结果看,男生总分小于女生总分P<0.0l,表明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要好于女生。从因子分看,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得分高于男生得分,从重到轻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14]事实上,在这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由于社会对男性的高期望使男生同样面对着许多社会责任,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3、不同背景大学生 (1)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结果,也与我们的主观判断有较大差异。其实不少学者的研究结果都在证实独生子女并不是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直接原因。 “辽宁部分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自信心、适应能力、意志品质、勇敢诚实、人际关系等方面弱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但在兴趣广度、竞争意识和注重现实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其他心理健康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1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较,非独生子女的每项得分均高于独生子女,特别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得分明显高于独生子女。”[16]这些都表明了独生子女在相对优越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下,早期的教育较充分,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教育方法也较得当,同时情感方面的需求得到较充分的满足,所以独生子女的主导心境是乐观的、自我评价也较高,心理满足更充分。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其特殊家庭教育环境,造成某些消极个性,就认为他们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反,独生子女大学生普遍具有较亲密的亲子关系和积极的家庭教育,而父母家庭的支持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当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原因之一。”[17] “调查发现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非独生女,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独生子女的父母文化程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也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但未发现两者父母在教养方式上的差异。说明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这种影响往往不是表现在教养方式上,而可能是通过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对于女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18]相反,非独生子女大多背负着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满足感相对缺乏,加之非独生子女已处于少数群体,因此,高校应该特别关注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2)学生来源
从不同背景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来看,我们主观上判定的城乡差别在此次的测量中并无统计学上的表现。有研究表明“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19],“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卫生自评量表中1O个因子,如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均比城市生源大学生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20]而我们的调查结果却是城镇与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这与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城乡差异减小可能有关;也与城镇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下岗职工家庭,从小生活在贫困的家庭中,并没有获得良好的教育条件有关;当然也与我院农村学生比例相对偏高,尤其是师范类学生中,农村学生占多数有关,在这样的环境中,农村学生面对的社会与经济压力相对较小,而我院的学生工作中,十分重视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这部分学生采取了一些经济上的补助和精神上的关怀,减少了造成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压力源,使得城镇与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差异。这与农村学生的获得的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3)是否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显著差异,但学生干部大学生的个因子得分高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表明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表明学生干部面对的人和事更多,在处理人与人的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也更多。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具体事务性问题,再加上角色的社会期望,都使他们面对更多的困扰与压力。尽管,担任学生干部常常面对角色规范的要求,往往更快地学会了约束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情绪,并由于工作的需要,更快地学会了与人交往。但往往得不到非学生干部大学生的理解与包容,缺少充分的缓解消极情绪的途径,心理郁结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造成了心理健康的问题。所以,优秀的学生干部往往不是智商最高的,但情商发展较充分,情商是“个人
上一篇:入党个人自传范文
下一篇:2010年度勤廉双述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