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李天德《国际金融学》第九章 国际金融机构
时间:2025-05-02
时间:2025-05-02
第九章 国际金融机构
第一节 国际金融机构概述国际金融机构的概念和种类 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性质与作用
国际金融机构的概念国际金融机构是保证国际货币制度正 常运行的国际组织,其设立的宗旨是积 极地协调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促进国 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机构通过提供短 期和长期贷款,帮助成员国解决国际收 支流动性困难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国际金融机构的种类1944年7月,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关于设立IMF和国际 复兴开发银行的方案。
半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等。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创立 的欧洲投资银行(西方国家战后最早的区域性国际 金融机构)、阿拉伯基金组织、伊斯兰发展银行、
西非发展银行、OPEC国际发燕尾服基金等。
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性质与作用国际金融机构虽然参加国是各国政府,但性质同 股份公司类似,是以会员国入股方式组成的企业
经营性的机构。这些国际金融机构从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一
直是在美国的控制下。“24国委员会”和“24国集团”的建立,标志着 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崛起。
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性质与作用当前的国际金融机构已成为美国同其它发达国家 之间、发展中国家间主要工业国家之间相互协调
和相互斗争的重要阵地。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作为国际金融事务的管理者
和协调者发挥的作用:提供短期资金,解决国际收支逆差,在一定程度 上缓和了国际收支危机。
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性质与作用提供长期建设资金,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调节国际清偿能力,应付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稳定汇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集团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现:WTO) 跨国银行从性质上说不属于国际金融机构,从业 务功能看上说核心是国际金融业务。
第二节 跨国银行跨国银行的定义、产生与发展 跨国银行的主要业务
跨国银行的定义、产生及发展跨国银行(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TNC):“金融型”的跨国公司,是指在世界上不同国家
和地区拥有分支机构、经营货币及信贷等业务的国际性银行。 按联合国的解释, 凡在至少五个国家或地区设有 分动感机构或附属机构的银行就称为TNC。 跨国银行于19世纪中叶产生于欧洲老牌资本主义
国家。
跨国银行的定义、产生及发展跨国银行是伴随跨国企业的兴起、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而产生及发展起来的。
最早的跨国银行是英国19世纪中叶在中国、印度等国设立的殖民地银行。 促使
跨国银行产生的两个重要历史因素: 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金融资本的国际化; 垄断资本的殖民扩张。
跨国银行的定义、产生及发展法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银行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资本的扩张加剧。 促使跨国银行产生的两个重要历史因素: 世界经济进入20世纪80年代,跨国银行转向新型经 济体国家。 跨国银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业务经营日益多样化。
金融实力不断增强。 经营手机日益现代化。
海外机构设置网络化。
跨国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业务 贷款业务 外汇交易业务 进出口贸易结算及非贸易结算业务
证券投资业务信托业务(信托投资和信托贷款)
资信调查和咨询服务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及其宗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特点与种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及其宗旨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尔 会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通过了由美国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IMF)的方案,并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
协定”,1945年12月生效。1946年3月IMF正式成立,1947年3月开始办理 贷款业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及其宗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货币机构,促进国际货
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均衡发展,以提高会员
国就业和实际收入水平,并扩大生产能力。促进汇率稳定,维持有秩序的外汇交易,防止
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最基本宗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及其宗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协助会员国建立多边支付体系,消除妨害国际 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 以基金组织的资金协助会员国,调整并纠正各
会员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缩短各会员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持续时间并
减轻其不平衡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