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一轮复习方法
时间:2025-05-02
时间:2025-05-02
地理高考复习方法初探
关键词:三轮复习法 吃透教材 内在联系 地理术语
内容提要:复习方法:三轮复习法。即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复习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有所不同。第一轮:从八月中旬到三月初,主要是打牢基础,培养双基能力。第二轮三月初到五月中旬,在双基的基础之上,进行专题训练,目的是综合能力的突破。第三轮:五月中到五月底有针对性地练习习题,做一些历年高考真题找到高考答题的感觉提高应试能力。
正文:
第一轮复习
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吃深吃透,把薄书读厚,尽量走进教材,注重知识广度。因为:①以往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②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当然在具体复习基础知识时,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1、 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学习方法。自然地理部分偏重理科。侧重于规律、原理的运用。如太阳辐射在地表的不同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自然植被的分布——自然带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农业发展的不同类型。
2、 人文地理强调宏观整体分析。对地理事物的整体性把握。如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是国土面积,经济实力,还要看它的内政外交能力,军事实力,科学教育水平等等。
3、 区域地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象图表的分析技能。因此,应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例如中国地理的空间定位要抓四至点与主要经纬线,明确中国的位置范围,牢记界线地理事物明确相对位置。如三大阶梯的界线,1月份零度等温线。最好以中国地形区不断构建中国空间图,如中国河流图,中国气候图,中国农业图。以此类推构建世界地图:如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
第二轮复习
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内部联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也就是把书读薄,从纷繁复杂的地理现象中找出规律,对重点知识进行专题复习,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注重知识点的联系和迁移,重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但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在专题复习时,注重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对已有知识进行加工,重组,打破章节限制,需要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遇到新问题时,方能游刃有余。自然地理要在“懂”字上下功夫,一通百通。如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晨昏线移动——地方时不同——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人文地理要在“精”字上做文章。用简单的话记住要点。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原地劳动,水交市政。即原料,地形,劳动力,动力,水源,交通,市场,政策。
第三轮复习
适当做几套历年全国的地理高考试题(河北使用全国卷)找到高考答题的感觉,做题后要有反思,这题出了是要考查哪些知识点?考查哪些能力?明确出题目的,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地理是一门讲理的学科,明确原理,掌握规律,答题时,不就事论事,关键是思路;
同时注意表述,尽量用地理术语,切入要点。将这些术语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再有就是关注热点,掌握热点地区的自然地理事物分布,环境特征,经济特征。要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加以思考和辨析。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但不宜过多过早地追逐热点。
总之,三轮复习各有侧重点,但并不意味着这三轮复习是互相独立的,其实,在考生复习的过程中,巩固基础、难点重点突破和综合应用是相互渗透,相互掺杂的。每轮复习都要精选练习题,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中学地理教学法》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年第5期
《地理教育》2011年第4期
上一篇: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测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简述班级管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