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复习课件[1] 2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 左 传 (复习) 》
曹 刿 论 战
复习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 掌握文中的重点句子及特殊句式; 综合理解课文内容。
复习方法:学会总结 抓住规律 学会迁移 举一反三
关于《左传》本文选自《 左 传 》, 编 年 体史 这是我国第一部 ______ 书。旧传为春秋时期_______ 左丘明 所作,是一部 史 学 名著和 文 学 名著。
自学指导一:背诵重点词语的意思(5分钟)
①齐师伐我 ②又何间焉 ③弗敢专也 ④弗敢加也 ⑤小大之狱 ⑥忠之属也 ⑦既克 ⑧再而衰 ⑨彼竭我盈 ⑩望其旗靡
军队 参与 独自占有 虚夸,以少报多 案件 类 战胜 第二次 充满,指士气正旺盛 倒下
1.古今异义词古义: 讨伐,攻打
齐师伐我
伐
今义: 砍伐
古义: 参与又何间焉 间 今义: 中间或隔开,不连接 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 牺牲玉帛
牺牲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 今义: 的生命,引申为丢弃某种利益。 鄙陋,目光短浅 古义:
肉食者鄙
鄙今义: 卑鄙
虚夸,以少报多 古义: 弗敢加也 加 今义:增加 古义: 案件,官司 小大之狱 狱 今义: 监狱 古义: 即使 虽不能察 虽 今义: 虽然 古义: 第二次 再而衰
再今义: 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古义: 尽力做的本分的事
忠之属也
忠 今义: 忠诚
2、词性活用
神弗福也公将鼓之 3、通假字 小惠未徧
名词用为动词 赐福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进军
同“遍”,遍及、普遍 请求
4、一词多义 曹刿请见 请 战则请从 故 公问其故
请让我 缘故、原因
故逐之 故克之 所以 战则请从 跟随 听从,服从
从
民弗从也
之 以
小大之狱 公与之乘 肉食者谋之公将鼓之 何以战 必以情 必以分人
助词 的 代词 他,指曹刿代词,指这件事。 助词,无实义。 凭借 按照 把
既克,公问其故 (其中的)
其
吾视其辙乱 其乡人曰
(他们的,指齐军的) (他的,指曹刿的)
5、特殊句式①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②省略句 再而衰 ③倒装句 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衰弱了。 作战(是靠)勇气的。
口头翻译课文(5分钟)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之类,我不敢虚报, 一定对神诚实。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 定要根据实情来处理。⑤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
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⑦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这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 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 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 就消耗完了。
⑨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齐国那样的大国难以估计,恐怕他们有埋伏。 ⑩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 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自学检测 1、用原文填空。(2分钟完成) ①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表明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的句子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忠之属也”指的是 ④曹刿待齐人三鼓之后才下令击鼓进军的原因是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⑤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6.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 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 中的哪一句?
彼竭我盈
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 是哪一句?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回答
1.“彼竭我盈”指什么时候? 齐人三鼓,我军一鼓之时2.“辙乱旗靡”是怎么发现的?辙乱是曹刿下车后仔细观察发现的旗靡是曹刿登上车前横木发现的
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回答3.文中的“将鼓”“将驰”表现了鲁 庄公 草率进攻,鲁莽急躁 ; “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
上一篇:GIS实验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下一篇: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