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设计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设计
(2009年度)
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具有生态、经济、社会、防火、通道五大效能,是阻隔林火蔓延,控制大面积林火发生的重要举措。为增强我区森林火灾的治理能力,提高防控成效,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现就我区2009年秋冬生产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
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 2003 9号)精神,以增强综合防火能力为目标,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大力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构筑生物阻隔带与自然阻隔带相结合的林火阻隔网络,有效控制森林火灾的危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基本原则:因害设防、合理布局,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突出重点、循序推进,防火功效与多种效益兼顾。
二、目标任务及建设范围
(一)目标任务:2008年冬—2009年春全区共建立生
物防火林带11公里。(具体目标任务分解见岳云政办函<关于下达2008年度农村秋冬生产计划的通知>)。
(二)建设范围:××乡、××镇、××镇、××镇、××镇、××乡以及其他森林防火重点地段、森林火灾多
发易发地区。
三、规划原则和建设标准
1 、防火线设计的原则:
①对林火必须有控制和隔离作用;
②尽量设计在山脊、林地边缘、地类分界、道路两侧、居民村屯和生产点的周围,把林区道路与防火线结合起来,同步设计。
③尽量选择在地势平缓、地被物少、土质瘠薄的地带; ④防火隔离带避免沿陡坡峡谷穿行。
2、防火线的种类和标准
①主防火线:省界、县界、镇之间的森林接壤区和主
山脊设计的防火线,由县林业局统一区划,宽度30米。
②林缘防火线:凡是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森林,都
要在林缘周围设计防火线,宽度20—25米。
③林内防火线:凡是连片面积在300亩以上的森林。
要选择主要山脊或结合林区道路在林内设计防火线,宽度30米。
④人工幼林防火线:凡是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人工
幼林地,要在林缘或林内设计防火线,宽度10—15米。
3 、防火林带(生物防火带)设计范围
①凡森林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林缘的周围和优质林区
的分界处;
②县、镇、村交界处,道路两侧,田林交界处,集中
墓地与森林交界处;
③有明显阻隔林火作用的山脊、沟谷和坡面;
④适于耐火性树种生长的地方。
4、防火林带的种类和标准
①主防火林带:为火灾控制带,以阻隔树冠火和迎风
火为主,宽度30米;划定标准与主防火线相同;
②副防火林带:为小区分割带,以阻隔侧风火为主,
宽度20米,包括林缘防火林带、林内防火林带、人工幼林防火林带,划定标准与林缘防火线、林内防火线种类划分标准相同。
5、防火林带的树种选择
防火林带的树种选择遵循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选择乔木树种,在林地边缘或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带,可选用果树。适宜我区选用的防火树种以木荷为主,同时兼顾农户意愿少量选用有臭椿、樟树、女贞等。
四、建设步骤与工作要求
2008年11月20日前完成:摸底调查。工作要求:一
是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尽快落实经费;二是要大力开展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宣传,并组织力量深入村组,认真开展基础资料调查,摸清家底。
2009年12月20日前完成:清山除杂。工作要求:一是对杂灌木、杂草较多的荒山、荒地、迹地,整地前要进行清山除杂,最好用除草剂杀死其萌芽能力,以免影响新造幼林的生长;二是采用火烧进行清山的,要在取得《野外用火
许可证》的情况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三是造林地清理分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块状清理三种。可依据造林地天然植物状况、采伐剩余物数量和散布情况、造林方式及经济条件等不同,选择其中一种实施;四是地上物清理后留存的高度低于20cm,坡地和丘陵低山的山顶、山脊,要保留一部分天然植被。
2009年1月20日前完成:人工整地。工作要求:一是定标:挖穴前以绳索及竹竿等沿等高线按株行距规格定标,定标应选用石灰等作明显标志物;二是挖穴规格:人工挖小穴40×40×35Cm,株行距2M×3M。挖出的表土置于穴上方,心土置于下方或两旁。
2009年4月20日前完成:苗木调运与栽植。工作要求:一是生物防火林带主要造林树种为木荷,由区防火指挥部根据各单位任务和造林时间统一组织和安排;二是栽植时应先熟土回填,提苗、踩实等作业一应到位。
2009年5月20日前完成:检查验收。工作要求:
一是检查验收采用小班全查方式进行;二是各单位每一作业工序完工后,提出验收申请,由林业主管部门负责验收;三是检查验收后由验收单位填写验收单,施工单位及相关单位会签。验收不合格的要书面通知限期返工。
五、投资概算
根据各个项目设计内容,按规定的概算定额和技术
经济指标,分别进行编制。总投资概算如下:
主要投资概算经济指标:主防火林带建设10米/工
< …… 此处隐藏:106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下一篇:施工过程的质量事故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