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高中数学实施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课题《高中数学实施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中,对高中数学实施“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如何设计高中数学“导学案”?如何使用高中数学“导学案”?为此,重点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师的备课策略;高中数学“导学案”的有效模式;高中数学“导学案”与教师的教案的异同点;高中数学“导学案”的使用方法,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选择实验对象
为了使实验具有代表性,随机抽取邳州市的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各一所,然后采取实施“导学案”前后跟踪调查的方法,对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对照分析。
(2)确定实验类型
本试验基本采取非等价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即随机抽取试验班级,其它班级为对照班,分别进行前后测试。
(3)设置控制条件
实验按试验计划规定的时间和内容进行试验因子干预,其他一切活动均与对照班相同。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高中基础年级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1.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
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单就每节课在上课之前对于课堂教学中教、学各个环节教师、教材、媒介、学生有个精细的设计,包括在反思中遗留问题的讲解都应考虑在内。既对实现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落实有一个先期的预设保证。
2.作为教师,课堂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先学后讲。这是关于教学顺序的总要求。新授课一般要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当学生经过集体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某些问题、理解某些内容时,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
(2)三讲三不讲。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过程。
(3)及时矫正反馈。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该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学习行为。
(4)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5)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从问题开始。可以以生活中的问题创设,也可以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等等。
(6)减少无效教学环节。无效教学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有时在环节转换和串联
语上花费的教学时间太多,这样势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
3.教师要适时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尝试探索、自学等是学生课堂高效率学习的重要手段。
(1)课前预习习惯: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
(3)对学生的练习应及时反馈: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反馈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将来的行为。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策略,作为高效课堂教学,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完全可以对于学生进行当堂的面批面改,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是否等到发展,学生的吸收、消化是否高效进行小卷测试,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结果给以及时反馈等。
(4)课后巩固习惯: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的话,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二)高三年级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1.落实“三精三确保”,为课堂高效提供保障
(1)精研课标,确保课堂高效方向
《数学课程课标》明确了我们授课的方向,《考试说明》指出了我们备考的目标。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才能保证我们课堂授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①比较新老《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内容的变化与各知识点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