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检验及标准(13)
时间:2025-07-15
时间:2025-07-15
塑料检验
本体(面板)组装的产品组装后露在里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
5.1.1.3 B面:本体(面板)及把手除A面、C面外的其它外观表面(或指定外观表面)。
5.1.2 非**公司的组装产品的表面等级区分
以客户要求或指定来区分表面等级。
5.2 注意事项
5.2.1 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有差异时,原则上以双方协议为准。
5.2.2 对有争议或模糊不清的缺点项目,若经过五位检验员同时判定为合格,则该缺点列为允许,以品质
工程师或最高主管审批为最终结果。
5.2.3 本规范中目视条件为40W日光灯源下1.5米范围内。
5.3 缺点类型
5.3.1 尺寸—— 尺寸依检验指导书规定,如为未在公差范围内将被拒收,除非**同意。
5.3.2 塑胶产品的结构——产品结构依技术图纸要求的规定,如结构不全将被拒收,除非不影响组装及产品的使用性能。
5.3.3 塑胶件表面缺点
5.3.3.1 刮伤——产品表面出现的各种凹线或痕迹。
5.3.3.2 毛边——分模线溢出的料(常为机台夹持力不足或模具因素)。
5.3.3.3 缩水——表面因材料热胀冷缩作用,造成凹陷的现象。
5.3.3.4 变形——不符合零件形状的区域。表现为平面不平,曲面不合规定半径。
5.3.3.5 短射——灌料量不足,也叫缺料。
5.3.3.6 灌料口——工作的进料口。
5.3.3.7 顶白——比背景颜色白,常出现于顶针背面。
5.3.3.8 结合线——也叫溶化线,好是重新交接线,这种结合是不同灌料口入后的结合,或因为零件外形使塑胶分支流动后结合。
5.3.3.9 色差——产品实际颜色与标准的差异。
5.3.3.10 拉痕——为射出时模具边拉拖造成,一般在零件边缘,也叫拉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