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药新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维药新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
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维吾尔医学名为 《 》。维吾尔医认为,由于遗传和环境等内外因素导致体内体液失衡,异常体液占上风,其病理产物及重要的致病因素贯穿于本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并发症的整个过程中,超过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而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等。关节病变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临床上在维吾尔医辨证分型基础上,以成熟和清除异常体液、调整气质、益气养血,祛风除湿、祛瘀、控制症状,减轻关节炎症、改善病情、延缓进展等为原则,形成了成熟疗法、清除疗法、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饮食疗法为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法及其技术。本指导原则为现阶段维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试验原则,试验设计关键点,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一般考虑,是建议性的,不是新药上市注册的强制性要求。
一、病例选择
(一)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本病的西医诊断标准、分型标准根据最新的
相关标准)。
2.维吾尔医证侯诊断标准(本病的维吾尔医诊断标准、分型标
准根据最新的相关标准)。
(1)异常粘液质型:
主症: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受限。
次症:体型虚胖,关节疼痛以游走性为特征,遇寒痛增、得热
舒服,发病前有寒湿饮食。尿色白,尿量少但小便次数多;腰酸乏力。
舌象:舌苔白腻,舌相对较大
脉象:脉粗、缓、弱。
(2)异常胆液质型:
主症:关节红肿、热、疼痛、活动受限,
次症:体瘦面黄,不规律性发热;咽干、关节僵硬、头晕目眩;
尿黄、睡眠少。
舌象:有黄色厚舌苔,舌发麻、舌干,易裂。
脉象:脉细、快。
(3) 腐败的血液质型:
主症:关节疼痛,热肿,晨僵,畸形,活动受限。
次症:可伴有口干咽燥,肌痛,常有痉挛,肿胀质硬,关节僵硬
较多见。面部发红;体温相对较高。
舌象:苔黄、舌相对较大。
脉象:脉粗、呈波浪状、搏动有力。
(4)异常黑胆质型
主症:关节疼痛,冷肿,关节屈伸不利,晨僵,畸形。
次症:可伴有口干口苦,心烦气躁,常有痉挛,肿胀结节,关节
僵硬较多见。面部发暗;体温相对较低,皮肤干冷;腰膝酸软。
舌象:舌苔为蓝紫色;严重者发黑。
脉象:脉细沉而弱。
3.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表
以上症状分级量化是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常见的症状进行
分级量化。在临床研究中可根据新药所适应的证候可对其症状、量化
标准进行选择、补充或调整。根据各症状在证候中的权重合理设定分
值,舌脉应具体描述,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记分。
(二)纳入标准
1.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西医诊断标准
2.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维医诊断标准。
3.根据各期临床试验目的以及本病特点,确定受试年龄范围。
4.接受非当体类抗炎药和激素治疗的病人进人试验前剂量稳定
至少30天,并且在以后的治疗中维持不变。接受其他病情改善药的
病人必须停用药。
5.知情同意,志愿受试。
(三)排除标准
1.有严重合并症者并影响到关节畸形严重者。
2.计划妊娠、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3.合并心、肝、肾、造血及代谢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病
患者。(注:肝功能ALT、AST超过正常值范围上限2倍,Cr超出正常值上限范围)。
4.过敏体质或对2种以上食物或药物过敏者。或对本诊疗方案
中药物成分过敏者。
5.根据研究者的判断、具有降低入组可能性或使入组复杂化的
其他病变,如工作环境经常变动、精神障碍、沟通困难等研究者认为不适宜参加本次临床试验者。
6.近1个月内参加过其它药物临床研究或正在参加其它临床试
验者。
(四)病例的脱落及处理
1.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者,根据医生判断应该停止该病例临床研
究者。
2.研究中病情加重,或研究中出现了其他影响研究观察的病证,
根据医生判断应该停止临床研究者,作无效病例处理。
3.临床研究方案实施中发生了重要偏差,如依从性太差等,难
以评价药物效应。
4.患者不愿意继续进行临床研究,向主管医生提出退出临床研究
的要求者或虽未提出退出研究,但不再接受药物或检测而失访者。
5.对脱落的患者,研究者应采取登门、预约随访、电话、信件等
方式,尽可能与患者联系,询问理由、记录最后一次服药时间、完成所能完成的评估项目。
对因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治疗无效而退出研究病例,研究者应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此处隐藏:444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有效教学十讲学习心得体会
下一篇:古代诗歌常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