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探析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6月(下)
建筑科学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探析
魏岚
(嘉兴市秀洲区建筑工程管理处,浙江嘉兴314000)
摘
要:预应力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结构的使用性能,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大跨度或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以及
不允许出现开裂的结构中的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它具备不需要台座,可以进行曲线配筋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预应力技术具有明显的节约钢材、增大结构跨度、减少结构自重、提高使用功能
、综合效益好等优点。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施工中质量控制及安全注意事项。关键词:预应力;后张法施工;施工1工程概况
本工程预应力结构部分为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结构,预应力筋
2
用15.24合线,强度为1860N/m,二级低松弛钢线,每米配7~12根。采用后张法,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张拉,7孔张拉控制力为135OkN,12孔张拉控制力为2300kN。
有一端和两端张拉,张拉端采用群锚体系,固定端采用P型锚具,共三层。-0.08m标高处梁有3根7孔,5.320m标高处梁有5根12孔,10.772m标高处有6根7孔,共计14根梁。
2预应力施工工艺2.1施工前的准备
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在施工前组织各级技术人员审图,对关键部位放出大样图,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协商解决,并多次对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主要梁柱节点放1:1足尺大样,实地演练。
2.1.1机具设备的选用:钢绞线张拉设备,根据张拉所需拉力值选用YCW型液压穿心式千斤顶,千斤、油压表使用前要经过计量局校验,表盘读数60MPa。配套机具:挤压器、电动灌浆机,高压油泵等。
2.1.2钢绞线的制作与穿束:钢绞线的下料长度,根据结构图尺寸配合选用的锚具、张拉设备等各项系数进行计算确定,两端张拉时L-L+2L2,L为构件孔道长度,L2为千斤顶长度,一端张拉时L-钢绞线下料宜采用砂轮切割机,必要时也可采用气割,气割L1+L2;
时熔渣不得飞溅到其它部位钢绞线上,保证切口平整,丝头不散;钢绞线采用预先编束,每根钢绞线下料时,在两端头编号,应排列理顺。沿长度方向7根每隔2m用22铁丝捆扎一道;12根每隔lm捆扎一道,铁丝扎头朝内;钢绞线束编好后用人工先放入预应力大梁内,然后再穿入波纹管;钢绞线制作要求,钢绞线盘平放,并固定盘心,才可拆除扎线。将线头平拉出盘。钢绞线在画划线处切割下料,下料长度允许偏差为+20mm。钢绞线束应按梁编号堆放整齐且钢绞线顺直无弯曲,外观无裂纹,无锈蚀,油污。工作长度内无烧伤、无焊疤,成束顺直无扭曲,捆扎牢固;波纹管制作和接头,波纹管用0.75mm铁皮机加工制作,尺寸应正确,接缝严密。接头管可用长度为300mm的大一号尺寸波纹管,直径80mm的可作直径70mm的接头在跨中,套管两端用胶带缠绕严密,以防水泥浆浸入。波纹管接头做法应符合要求;钢绞线、锚具、夹具的选用:预应力钢绞线应符合GB/T522规定;根据结构设计预应力筋选用匹配的OVM15型锚具、夹具;预应力钢丝线和锚具、夹具等进场时应有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进场后要进行外观尺寸检查。
2.2施工工艺流程
有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进行外观检查和标牌检查,抽取试样委托相
3根一组。应资质单位做力学性能试验,
锚具:锚具采用QM型锚具,锚具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
夹片25副,符报告单,进行外观检查和硬度试验,数量为锚环5个,
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中I类锚具的要求。
波纹管:波纹管采用金属螺旋管,管内径分别为5根钢绞线60mm,六七根钢绞线70mm,8根钢绞线75mm,接头管内径分别为大一号同型螺旋管.其尺寸性能要求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的规定。
2.4设备进场及标定验收。预应力工程用设备有:液压千斤顶
挤压机、灌浆机等.检验及标定需提供有相应资质的单及相应油泵、
位出具的标定报告.遇到以下情况需重新标定:千斤顶及油泵校验期限超过半年时;张拉时,出现断筋、滑丝而找不到原因时;千斤顶严重漏油或修理后、油泵修理后;油压表不归零或损坏、失灵,更换新表后;实测预应力筋的伸长值与计算值相差过大。
3施工注意事项
3.1各种设备机具均应由专人妥善使用,维护和定期校验。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如张拉时预应力筋连续断裂;千斤顶油封损坏,漏油严重;油压表指针不能返回零点;实测预应力筋的伸长值与计算值相差过大10%~5%;千斤顶调换新油压表,需要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重新校验。
3.2钢绞线拆盘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线头弹伤。牵引开盘操作人员应精力集中,抛出的弧度不宜过大,遇有意外情况立即停止。切割铡绞线时,两端要有人用手操作,防止断头伤人。
3.3砼浇筑前注意事项:浇筑砼前做好隐蔽工程检查,重点是波
最低点、纹管有无破损,套管接头有无鼓包,预结力筋束的最高点、
反弯点是否与设计———致,张拉端和固定端安装是否妥当,张拉端外露长度是否够长,应作检查记录。立模前纠正;波纹管和灌浆孔的保护,事先认真检查保证波纹管和灌浆孔位置正确和不渗漏,砼浇筑过程中,防止振动器碰撞是施工的关键.为此,要提前在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指出波纹管的具体位置,在浇筑过程 …… 此处隐藏:85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室内设计之色彩搭配原理和技巧
下一篇:美国数学建模优秀论文03年B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