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问答题
时间:2025-04-27
时间:2025-04-27
1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试就其中一个规律举例说明? 答:1损伤与抗损伤2因果交替3局部和整体
如以烧伤为例,高温引起皮肤、组织坏死、体液丢失等损伤反应的同时,机体会出现白细胞增加、微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等抗损伤反应。 2脑死亡的判定标准?
答:1不可逆性深昏迷2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3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4脑干神经反射消失5自主呼吸停止6瞳孔散大或固定 3 正常血浆渗透压
280~310 mmol/L;血清[Na+]正常范围:130~150mmol/L; serum [K+] 3.5~5.5mmol/L 4 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答:一、根据体液渗透压分类: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过多:水中毒(低渗性) 盐中毒(高渗性)水肿(等渗性)
二、根据血钠和体液容量分类:1低钠血症: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等容量性低钠血症2高钠血症: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等容量性高钠血症3正常血钠性水紊乱: 等渗性脱水 水肿
5高渗性脱水的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答:原因和机制:1水的摄入不足:①水源断绝②不能或不会喝水(弱、小食道病变)③渴感障碍2水的丢失过多:①呼吸道、皮肤失水增多②胃肠道丢失(吐、泻、消化道引流)③肾脏失水(尿崩症、脱水剂、高蛋白饮食)
对机体的影响:1细胞内液出胞外:汗腺细胞脱水,脱水热;脑细胞脱水,中枢功能障碍;脑血管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2口渴:最明显3尿的改变:尿量减少,比重高(ADH↑);早期尿钠偏多,晚期减少(ALD↓↑)4不易休克5血液浓缩:最不明显 6低渗性脱水的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答:原因和机制:常见的原因是肾内或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理措施不当(医源性)。
1肾脏途径丢失钠:①排钠利尿剂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脏重吸收Na ,H2O减少)③肾脏浓缩功能障碍④肾小管酸中毒(Ⅰ型)2肾外因素丢失钠:①消化道失液②经皮肤失液 (含大量Na 、H2O的液体丧失)③第三间隙积聚。常见的原因是肾内或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理措施不当(医源性)。
对机体的影响:1细胞外液进入胞内组织间液入血浆 脑细胞水肿(颅内压↑)脱水貌(失水体征)2口渴:早期不出现,晚期轻度3尿的改变:早期尿量不减少,晚期减少,肾性失钠,尿钠增多,肾外因素失钠,尿钠减少4易休克5血液浓缩:明显。 7等渗性脱水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原因】丢失等渗液:1胃肠道丢失:肠液2大面积烧伤、创伤3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
【对机体的影响】1口渴:早期不出现,晚期轻度2尿的改变:尿量减少,尿钠减少3脱水介于中间4休克介于中间 8水肿的发生机制?
答: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如左心衰竭→肺水肿(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白蛋白减少(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①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②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如炎性介质作用(4)淋巴回流受阻: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丝虫病
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钠、水潴留:(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GFR↓):①广泛的肾小球病变②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2)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①心房肽(ANP)分泌减少②肾小球滤过分数(FF)增加(球-管失衡)(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①血浆中醛固酮增多②抗利尿激素(ADH)分泌 9引起血浆蛋白含量下降的原因?
答:1蛋白质合成障碍,见于肝硬变和严重的营养不良2蛋白质丧失过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时大量的蛋白质从尿中丧失3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 10低钾血症的概念及对机体的影响?
答:一、与膜电位异常相关的障碍: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①急性: 神经肌肉兴奋性↓﹡轻症: 不明显﹡重症:迟缓性麻痹②慢性: 神经肌肉兴奋性无明显变化 ﹡轻症: 不明显﹡重症:〈3mmol/L 肌细胞损伤 〈2mmol/L横纹肌溶解【】
【重点】 2低血钾症对心肌的影响:(1)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①心肌兴奋性增高②自律性增高③传导性下降④收缩性先增加后下降
(2)低钾心电图的改变:代表复极化2期的ST段压低;相当于复极化3期的T波低平和U波增高(超长期延长所致);相当于心室动作电位时间的Q-P(或Q-U)间期延长;严重低钾血症是还可见P波增高、P-Q间期延长和QRS波增宽。
(3)心肌功能的损伤:①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速②心肌对洋地黄类强心药的敏感性增加。
二、与细胞代谢障碍有关的损害:1骨骼肌损害2肾脏损伤三、对酸碱平衡的影响:碱中毒 11高血钾症对机体的影响?
答:1. 对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影响 : 神经肌肉兴奋性先后↓ 。1)急性: 神经肌肉兴奋性↓﹡轻症: 感觉异常或刺痛﹡重症:迟缓性麻痹2)慢性:神经肌肉兴奋性无明显变化
2. 高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1)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①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②传导性降低;③自律性降低;④收缩性减弱。2)心电图的改变:T波高尖变窄,Q-T间期缩短,P波和QRS波波幅降低,间期增宽;3)心肌功能的损伤:心律失常
3对酸碱平衡的影响:高血钾 …… 此处隐藏:1154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公路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下一篇:航空公司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