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与防范研究 (最新版)(7)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导致用户的电脑硬件配置直接毁坏,这类病毒的检测和清除方面的技术,还是非常需要加强的。
此类病毒主要攻击对象是我们计算机存储信息最多的地方,硬盘,这也让计算机病毒瞄准了这个重点关注对象。入侵硬盘的病毒主要来说要依靠感染其他的可移动的存储起来进行传播,比如U盘,软盘,移动硬盘等等,在被感染的情况下进行刻录,数据复制都有可能会将病毒传输到其他地方。
2.2 计算机病毒传播的特点
2.2.1 计算机病毒的繁殖性
计算机病毒具备和生物病毒相同的特点,繁殖,它能够悄悄的隐藏在正常的流程里面,正当合法的程序在运行的时候,它伴随着启动,伴随运行着自我复制,跟着用户操纵,不断的进行传播,所以,是否能进行繁殖,感染,是断定某段程序是否是计算机病毒的第一条件。
2.2.2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的传布方法有许多,它能够利用软盘,硬盘,U盘,移动硬盘等方式的存储性器件的拷贝或进行网络传布,在病毒运转的期间,有部分病毒可以不断的自我复制,占据磁盘的空间,并实施网络传播或存储器拷贝等方式传播出去,也有部分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执行某些代码,在电脑上迅速扩散。
2.2.3 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
不少病毒在入侵系统后,并非即刻运转发作,它将是偷偷的潜藏在系统之中,等达到设置的运行条件后,就会马上爆发,并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破坏,这些病毒就比如定时炸弹,不满足条件,不运行,也无法轻易被发现,等条件满足的时候,就会爆发开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损坏。一般精心编程出来的计算机病毒代码,入侵系统后都会选择合适的地方潜伏下来,并不马上开始攻势,在硬盘里静静等到条件满足,一旦得到运行机会,就会大肆的进行破坏,繁殖,扩散。来对计算机进行破坏,比方删除重要信息,格式化硬盘,数据扒窃,锁定键盘,系统死锁等,实行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操纵,如格式化硬盘、删除文件、加密、锁键盘和使系统死锁等。
2.2.4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计算机系统和改变系统数据的能力,更有甚者可以破坏软硬件,造成设备的损坏,在系统遭到病毒入侵后,就可能会删减程序必要运行文件,造成正常软件无法正常的工作,一般情况下,病毒对计算机内的文件处理方式不过四种:增、删、改、移。
2.2.5 计算机病毒的可触发性
所谓的触发是由于一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引发出病毒的运行,致使病毒的感染和
第 4 页
上一篇:RiskManager产品简介
下一篇: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