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技术实训(下)
时间:2025-05-02
时间:2025-05-02
(四) (1)主电路分析。由三相异步电动机M和两组星形连接的白炽灯组成了多电动机顺序控制的主电路,如图1-7所示。两组白炽灯代表另外两台电动机。为保证三相电压对称,两组白炽灯都采用了
星形、有中线的连接方法。
图 1 7顺序启动控制原理图
-
(2)控制电路分析。按钮SB1控制电动机M的启动和时间继电器的第一次计时开
始。第一次计时时间到, KM2控制第一组白炽灯启动,同时时间继电器失电(复位)。KM2得电时,按下SB2按钮, KM3、KM4得电,第二组白炽灯启动,同时时间继电器第二次计时。第二次计时时
间到,中间继电器KA1失电,电动机M和两组白炽灯均停止(熄灭)。由电路图可知,由于KM3的两个常闭触点已用完,因此, KM4的作用是保证KM3的自锁。
(五) 1.
(1)用万用表检查接触器的主触点及辅助常开、常闭触点,当按下试验按钮时,常开触点应闭合,常闭触点应断开。 (2)测量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线圈电阻值是否正常, JS14P型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电阻值约为8 kΩ左右。 (3)检查热继电器热元件及其常闭触头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4)测量电动机绕组的电阻值是否正常,检查六个白炽灯是否正常。
(5)检查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是否正常。(6)检查按钮和复合按钮常开、常闭点,当按下时常开点应闭合,常闭点应断开。 (7)检查各熔断器两端的电阻,以确定其好坏。
2.线路装接图1-7的主电路由一台电动机和两组白炽灯组成,注意白
炽灯应接成星形,并引出中线至零线。控制电路采用了四个交流接触器,两个中间继电器和一个时间继电器,元件较多,线路较复杂。应遵循“先串后并”的
原则,耐心细致地接线。时间继电器的定时时间以3~5秒为宜。
3.线路检查(取下FU2) (1)主电路的检查。学员在预习时自行写出检查步骤。
(2)控制电路的检查。将万用表打到R×1k或数字表的20kΩ挡,分别测量和记录各接触器线圈及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的阻值后,按如下步骤检查:
①表笔放在3、4处,此时万用表读数应为无穷大。②按SB1(或KA1),读数应为KM1、KA1和KT三个线圈电阻值的并联值。再轻按SB,则变为无穷大。
③按SB1(或KA1),同时按下KM2,测量读数应为KM1、KA1和KM2三个线圈电阻值的并联值。④按SB1和(或)KM2,同时按下SB2或KM4,测量读数应为 KM1、KA1、KM2、KT和KM3、KM4六个线圈电阻值的并联值。⑤短接KT的延时常开端子,按SB1和KM3,
则测量读数应
为KM1、KT、KA1、KA2四个线圈电阻的并联值。
4.
经上述检查无误后,可在教师监护下通电试车。(1)电路送电。合上QF,电源指示灯EL亮,供电正常。 (2)电动机转。按下SB1, KM
1吸合,电动机转动。 KT得电。 (3)延时时间到, KM2得电,第一组白炽亮, KT失电。
(4)按下SB2, KM3、KM4吸合,第二组白炽灯亮, KT再次得电(此时电动机和两组白炽灯同时工作)。(5)延时若干后,电动机和两组白炽灯应同时停止。
(六) (1)电源指示灯不亮,应检查FU1、FU2及电源是否缺相。 (2)按下SB1,第一组白炽灯即亮,应检查KT的延时常开触点是否接为常闭。 (3)若按下SB2,第二组白炽灯亮,松开即灭,则检查KM4的常开触点是否接在SB2两端,形成自锁。
(4)第二次延时时间到,电动机和两组白炽灯仍在工作,则检查KA2的常闭触点是否与KA1线圈串联。
(七) (1)因元件较多,线路较复杂,需认真检查各元器件。
(2)注意四个交流接触器和两个中间继电器各自的作用,可做必要的注记,以免混淆。 (3)注意JS14P型时间继电器的各端子(管脚)的实际位置,避免接错。
(八)
(1)根据控制线路图,写出该电路的动作顺序。(2)控制电路中, KA1起什么作用? KA2
实训6电动机Y/△启动及顺序控制(一)该实训的技能鉴定评分表与实训3相同。 (二)
该实训的考核要求与实训3相同。(三) (1)掌握电动机Y/△启动的接线原理。
(2)掌握电动机Y/△启动及顺序控制的动作原理。
(四) 1.
该电路有两台电动机,其中一台电动机采用Y/△降压启动,第二台采用直接启动,同时,第二台电动机必须在第一台“△”运行后才能启动,是一个顺序启动的过程;停止时,
可先停第二台,再停第一台,也可以两台同时停。Y/△启动及顺序控制原理图如图1-8所示。
图 1-8 Y/△启动及顺序控制原理图
2. (1)电动机Y/△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