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课后答案 免费(20)
时间:2025-07-04
时间:2025-07-04
提供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全部课后答案,从绪论开始到第八章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基本特征:
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被视为每个社会成员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广泛性。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
简明性。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
继承性。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为人处世的道德传统,这些道德传统中凝结着人类的道德智慧,构成了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4.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一篇:建筑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