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 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研究--与生活联系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小课题研究申报表
做法。) 一、研究方法 ① 行动研究法: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边实际边研究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现 状的目的。比如发现学生常将“氨基”的“基”字写成“鸡”或“机”,课堂上可以增加对 “基”字的记忆,强调“氨基”是“基础”的基,是“肯德基”的基。不是“飞机”的机, 也不是公鸡”的鸡。 ② 优化教学法:运用“顺口溜”帮助记忆,利用动画帮助理解,与生活联系加深理解 等等。例如记忆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时可利用“苏亮亮结识了甲楼的赖苯丙”这一顺口溜帮助 记忆。 ③调查法:选定研究对象,分析学生现对生物课的兴趣,希望教师怎样上课等,找出对 策。 二、研究的进度计划 课题研究分 3 个阶段 第 1 阶段:(2012 年 11 月-12 月) ① 确立课题题目,讨论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课题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及方法。 ② 撰写高中生物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课题实施方案 第 2 阶段:(2012 年 12 月-2013 年 1 月) ① 收集有关“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材料,了解和分析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 ② 深入剖析教材,进行调查研究,学习相关理论,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研究与交流, 写出教学理论依据。 ③ 对研究的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实践,通过教研活动进行成果的展示盒推广,并深化研 究教学效果 第 3 阶段:(2013 年 1 月 -2 月)整理、分析,反思,撰写小论文。将课题研究成果进 行展示,探讨课题的进一步拓展和研究方案。
问题解决的成效分析(使用证据(质性的、量化的)分析成效。) 1、精彩并贴近生活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课堂教学的导入,如同戏曲的 “引子” 、影剧的“序幕” ,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 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 态。导入的方法有多种,如提问、讨论、设疑置问、选讲故事等等,可根据内容特点灵活运 用。例如,在引入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时,可提出以下问题: (1)有句古话说龙生龙, 凤生凤,老鼠生个儿子会打洞,这是为什么呢?(2)亲子鉴定和 DNA 指纹法大家经常可以 听到,但是他们运用的是什么原理你们知道吗?这样的例子很生活化,问题问得很有趣,有 思考性,学生的兴趣自然大增。反之,索然无味的引入非但无法启发学生思维,无
法提高学 习兴趣,更是浪费时间。 2、联系生活实际的讲解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生物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生 物学属于理科课程,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性、知识的内在联系性、规律性和系统性;同时生
物学的名词、概念较多,有些知识也比较零碎,又具有着文化课程的特性,也就是需要记忆 的知识点较多。鉴于生物学科的上述特点,要学好生物学,首先就得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理 解,二是记忆。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课本复杂、抽象、枯燥、零碎的知识内容我们常常可 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去讲解它, 这样更能让学生提起兴趣去理解和记忆。 例如, 在学习 “蛋 白质的功能”是,亦可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翠云煮面条( “翠”联系蛋白质的催化作用; “云” 联系蛋白质的运输作用; “煮” 联系蛋白质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面” 联系蛋白质的免疫作用; “条”联系蛋白质的调节作用。通过这样联系,便可化零碎为完整, 从而轻松牢固地把“蛋白质的功能”记住。 3、联系生物实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近年来,生物高考 题目以现实问题立意。 有不少题目的情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以求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所以,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例 如: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从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考虑)导致水草死 亡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角度思考)
预期成果(教学反思、精品课例、教育案例或研究小报告等形式呈现研究成果。) 1、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自主性与积极性也提高; 2、撰写出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 3、录制 1-2 个优秀教学案例,制作若干个优秀案例; 4、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并写出研究小报告。
援助要求(要求学校或上级教科研部门为研究提供的一些相关支持,进而保证研究的顺利进 行。) 1、 需要有经验的生物教师的指导。希望学校能将生物课调开,方便我们这些年轻
老师多去听课,取经; 2、 3、 上研究课时需要生物科组的老师能来听课评课; 希望学校装上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