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化学第三讲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二讲 氮的循环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第二讲 氮的循环
第二讲 氮的循环
考试说明
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氮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氮的固定
(1)含义: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
(2)方法: 合成氨 人工固氮仿生固氮 高能固氮 约占10% 自然固氮 生物固氮 约占90%
2.自然界中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图解如下(括号内填含氮微粒符号,线上填固氮名称
)
人们常说“雷雨发庄稼”,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提示 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二、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
(1)氮气 放电
第二讲 氮的循环
(2)NO与O2(3)NO2与H2O反应:+H+NO
3.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1)
(2)形成光化学烟雾。
(3)破坏臭氧层。
你是怎样理解氮的氧化物的危害、来源及性质?
提示 ①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②空气中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③空气中NO、NO2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硝酸工厂等。
④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NO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2NO2+2KI===2KNO2+I2。
三、氨和铵盐
1.氨气
(1)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2)氨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NH4++OH-。
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NH、H+、OH-、H+。NH3·H2O为可溶性一元弱碱,不稳定,易分解:NH3·H2O=====NH3↑+H2O。
②氨气与酸反应
a为浓硝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化学方程式为:HCl+NH3===NH4Cl,NH3+HNO3===NH4NO3。
b.与CO2等酸性氧化物反应:NH3+CO2+H2O===NH4HCO3或2NH3+CO2+H2O===(NH4)2CO3
③NH3的还原性
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
2
.铵盐及NH4+的检验
(1) 催化剂△
第二讲 氮的循环
(2)铵盐的化学性质
①受热易分解:NH4↑+HCl↑,(NH4)2CO3=====↑+CO↑+H ②与强碱反应
a.NH4++OH-=====NH3↑+H2O
b.在稀溶液中不加热:NH4++OH-===NH3·H2O
c.在浓溶液中不加热:NH4+OH===NH3↑+H2O
③水解反应:NH4+H2O
(3)NH4+的检验
未知液――→呈碱性――→有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则证明含NH4+。
干燥NH3能用浓硫酸、P2O5、无水氯化钙吗?如果不能可选用什么干燥剂?
提示 不能,因为浓H2SO4与NH3反应,P2O5吸水后生成酸也能吸收NH3,无水氯化钙也能与NH3反应,可以选用固体NaOH或碱石灰。
四、硝酸
1.硝酸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挥发性:易挥发;水溶性: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发烟硝酸:质量分数大于98%的硝酸。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色。
(2)不稳定性: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具有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为4HNO3=====4NO2↑+O2↑+2H2O。
(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a.除Pt、Au外,大部分金属均能与HNO3反应。
b.Cu与浓、稀HN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3+2NO↑+4Hc.Fe、Al遇冷的浓HNO3或浓H2SO4能发生钝化,故可以用铁、铝容器贮存冷的浓HNO3、浓H2SO4。
②与非金属反应
与浓HNO3反应时,非金属单质一般被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或最高价含氧酸,如碳与浓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或见光OH-△△△+-+NH3·H2O+H +△
第二讲 氮的循环
③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或离子的反应,例如:H2S、SO2、HBr、HI、FeCl2等。 ④王水:由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混合所得,具有更强的氧化性,能使Au、Pt溶解。
久置的硝酸呈黄色,如何除去?怎样保存硝酸?
提示 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解于浓硝酸显黄色,除去的方法是通入足量的氧气。 硝酸通常用棕色细口瓶密封保存,置于冷暗处。
两种理解·
1.对N2性质的理解
N2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物质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物质的性质也可能改变。
2.有关氨水性质的理解
氨气或液氨溶于水得氨水,氨水的密度都比水小,并且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计算氨水浓度时,溶质是NH3而不是NH3·H2O。
两种制法·
NH3的两种制法
1.加热浓氨水
(1)反应原理:NH3·H2O=====NH3↑+H2O。
(2)装置如图
△
2.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
(1)反应原理:
浓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NH3+H2ONH3·H2ONH4++OH-,加入固态碱性物质(如CaO、NaOH、碱石灰等),使平衡逆向移动,同时反应放热,促进NH3·H2O的分解。
(2)装置如下图
第二讲 氮的循环
我的感悟·
1.“浓HNO3与Cu反应产生NO2,稀HNO3与Cu反应产生NO,则稀HNO3氧化性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在跟金属反应时,浓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2而稀硝酸一般被还原NO的原因,可作如下简单解释: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反应中即使生成了氮的低价化合物,也会被浓HNO3氧化为氮的较高 …… 此处隐藏:1108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生物化学复习题---王镜岩版
下一篇:新东方六级词汇单词 乱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