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正能量_新闻图片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_省略_迁_以_人民日报_1980_2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新闻界
ISSN1007-2438 2013年第6期
新闻与传播
镜头里的正能量:
新闻图片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及变迁1)
——以《人民日报》(1980-2012)为例
徐湛 郑欣
摘要 本研究通过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内371幅新闻图片的分析,探讨了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下的大众媒介构建的农民工形象如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大众媒体如何通过新闻图片塑造农民工形象等等。研究表明,主流媒体对该群体的塑造都为积极、正面、乐观的形象,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关注的领域及报道形式都在逐渐多元化,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对于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民日报;农民工;新闻图片;视觉传播;城市融入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 徐湛,中国新闻社海外中心编辑,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融合应用传播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江苏南京210093;郑欣,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93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村人员,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所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我国约有2.4亿农民工,他们的工作生活现状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但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对农民工的研究总体不多,范围集中在权利、文字报道所体现的形象方面,而在原本就较新的图像传播学领域,有关农民工新闻图片的研究可谓严重缺乏。近年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但对于该群体图像报道的研究仍然还是凤毛麟角。
在视觉文化爆炸的今天,运用图像传播学理解和分析农民工报道有其重要意义,这不仅由于图像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更因为图像传播影响着农民工群体自我定义,以及人们如何了解、认知这个群体。介于研究的迫切性,本文希望: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探讨大众媒体是如何通过图像来塑造第一代及第二代农民工的形象;随着时代变迁,表现形式、表现内容是否改变,又是如何改变的;而这些图像产生的影响,对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10BXW024)
29
新闻与传播
一、文献综述
目前有关新闻图片传播理论不甚系统化,前人对于该领域研究的真知灼见主要体现在两大理论中——视觉传播理论及框架理论,它们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前者对于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指导笔者探究图片如何塑造一个群体的形象;后者则侧重于解答图片如何进行议题设置及如何传播信息。具体分析如下:
(一)视觉传播
视觉传播指非语言符号的直观媒介形式所进行的传播,其特点是感性、生动、具体。作为视觉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图像的研究有其重要意义。图像可以影响公众知识,并帮助受众回忆新闻事件[1],
图像在帮助受众理解并感受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图像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避免文字传播的局限性,并配合文字将事件的情绪色彩传达出去[3]。图像影响了我们如何理解一个信息和该信息的发送人,图像还是我们与世界交流、让所作所为显得有意义、代表自己的关键[4]。图像的重要性让许多编辑努力在文字与图片报道中寻找平衡[7]。当今社会,文化规范及新闻实践已进入由图片主导的决策程序[8]。
在国内学术界,李培林、韩丛耀分别从受众观、心理研究,及文化发展的角度对视觉传播理论做出了归纳和总结。而视觉传播的应用在六七年前就已经出现,主要集中在性别研究领域,如探讨报刊杂志图片上的女性形象,例如罗韵娟、郝晓鸣研究《中国妇女》杂志封面塑造的女性形象[9],王蕾则通过研究《中国妇女》杂志上女性形象的变迁探讨国家话语权的改变[10]。虽然学界对于农民工群体的传播学领域的研究较丰富,但视觉传播领域的研究却刚刚起步,仅有的研究局限于具体的新闻业务的讨论,如杨发维、余瑾毅探讨如何用图片表现农民工返乡潮。这样的研究虽然对于怎样更多元地表现农民工真实生活并满足受众需要有指导意义,但无法从宏观上从图像了解社会变迁,具有片面性。
(二)框架理论
框架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的期望,被称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
30
的新典范”。框架理论运用于新闻传播学中时,恩特曼(Entman)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就是把编辑认为需要的部分(字、词、来源、事实等)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框架凸显了媒体在架构中的重要性[11]。
国内将架构和议程设置运用于农民工报道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重点集中在话语权的研究,近两年对于农民工媒体形象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例如王芳以《人民日报》为例探讨媒体如何构建这一群体的形象[12]。近期,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及该群体与大众传媒的互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郑欣认为在新媒体普及时代,大众传媒对于该群体的观念变化起了关键性作用,使得对于图像的研究具有紧迫性[13]。
图像在建构中意义重大,政治及社会 …… 此处隐藏:1232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