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反思(3)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内容埋下伏笔。
学生的创新:
当学生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后,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就地取材,寻找生活中的什么废旧品来代替实验室的器材,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叙述自己的想法,例如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用输液管代替导气管、用泡沫代替橡胶塞等等。就此教师布置下手工作业,利用废旧物品设置一套装置。在手工制作中既开拓了学生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节能意识。
再教设计:
一、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1.教法:采用“引导——探究——活动——发散”模式,充分体现“教
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学法:教给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选择药品——选择装置
——收集气体。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途径:提出问题——
联想假设——实验探究——归纳比较——获取结论。使学生养
成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善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二氧化碳与人类关系的组图三个层次,激发学生想要获得二氧化碳的欲望,从而进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主题。
2.新课教学:
围绕主题,分解内容,让学生思考,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
步骤一:分解内容,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