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理论与常规PID控制的模糊PID控制方法研(4)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山东电力技术
2009年第6期(总第170期)
SHANDONG DIANLI JISHU
缩短过渡过程时间上有较明显的效果,还有模糊PID 控制系统所选取的k p ,k i 和k d 三个参数是动态变化的,更符合被控对象的控制规律,并且有一定的鲁律性,即被控对象模型参数发生变化,该控制器的控制效果仍然较佳。
参考文献
[1]沈伟.模糊控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管道与技术设备[J ].2003(5).
[2]刘金琨.先进PID 控制及其MATLAB 仿真[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
[3]
苗敬利.模糊控制和传统PID 控制的仿真研究[J ].微软计算机信息[J ].2003(07).
[4]孙增析.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5]李曼珍.过程控制中PID 控制算法的实用性[J ].应用过程与技术,1671-1041(2004)05-0048-03.
[6]陈辉.基于MATLAB 的数字PID 控制器仿真[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009-4318(2004)02-0031-02.
[7]黄忠霖.控制系统MATLAB 计算及仿真[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8]
Hanselman D.Littlefield B.精通Matlab [M ].张航,黄攀,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收稿日期:2009-9-14作者简介:
赵笑笑(1981-),女,硕士,主要从事于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工作。
物作为不可利用物用落煤管弃至细碎煤机室0.00m 层,用拖拉机运走。细碎煤机进料粒度≤30mm ,出料粒度≤10mm 。细筛子进料粒度≤30mm ,出料粒度≤10mm 。筛碎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
。
图1筛碎系统工艺流程图
4.5带式输送机主要技术规范
全厂共设7段14台带式输送机。主要技术规范
为:B=800mm ,v=2.0m/s ,出力Q=400t/h 。
3号甲带为储煤场可逆皮带,3号乙带为过渡短
皮带,其余为双路布置,双路系统一路运行一路备用并具备双路同时运行的条件。
4号甲乙带进入粗碎煤机室,燃煤经筛分破碎
后落入5号甲乙带,并由5号甲乙带送至细碎煤机室。
细碎煤机室后的6号甲乙带通向煤仓间,在煤仓间转运站内的6号甲乙带头部设一处交叉,以实现对7号甲乙带的切换。
参考文献
[1]
段世方.电站锅炉掺烧煤泥可行性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
2002,17.
[2]宋凤喜.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剂给料系统综论[J ].发电设备,
2001,3.
[3]
周一工.循环流化床锅炉石灰石脱硫系统设计初探[J ].锅炉技术,1998.收稿日期:2009-6-17作者简介:
李宁,工程师,1996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毕业后在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从事发电厂燃料输送系统设计工作。
(上接第56页)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