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呼吸道病毒

时间:2025-07-12

第二十四章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一词并非是病毒分类学上的名称,而是指主要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首先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以及全身感染,造成呼吸道及其他器官损害的病毒的总称。临床上的急性呼吸感染中有90~95%是由这群毒引起的;主要的呼吸道病毒见表:

表24-1 常见呼吸道病毒

科病毒种、型所致主要疾病

正粘病毒科

副粘病毒科披膜病毒科

小RNA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腺病毒科

疱疹病毒科流感病毒(甲、乙、丙)流行感冒

副流感病毒(1,2,3,4,5型)

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

腮腺淡病毒

风疹病毒

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的部分

型别

冠状病毒

呼肠孤病毒(1,2,3,4型)

腺病毒(3,4,7,14,21型)

人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小儿支气管炎

细支气管炎、肺炎、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小儿风疹、先天畸形

普通感冒,支气管炎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流行性腹泻

支气管炎、肺炎、结膜炎、扁桃腺

口唇疱疹、宫颈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一节正粘病毒

粘病毒(Orthomyxovirus)是指对人或某些动物红细胞表面的粘蛋白有亲和性的病毒,正、副粘病毒的分别以其核酸是否分节段为标准,分节段者为正粘病毒,不分节段者为副粘病毒;其实正粘病毒只有流行性感冒病毒 (Influenza virus)一个种。

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流感是一种上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它传染性强、传播快、潜伏期短、发病率高。已引起数次世界性大流行,仅1918~1919年的世界大流行,死亡人数就达2000万,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流感病毒具有多形态,有的呈丝状、有的呈杆状,但一般为球形,病毒的直径为80~120nm,内有一直径约为70nm 的电子致密核心,其实就是病毒的核衣壳。丝状体长短不一,长度有时可达4000nm,直径与球形病毒相同。流感病毒的结构主要包括内部的核心(即核衣壳)和外面的包膜(即病毒囊膜)两部分。

1.核心(核衣壳)流感病毒核心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电子致密的核心,由核蛋白卷曲旋包绕螺旋形RNA组成,其核酸为单股负链RNA,分子量为5.9-6.3×106道尔顿,分节段。甲、乙型流感病毒为8个节段,丙型为7个节段,每一个节段就是一个基因,决定流感病毒的遗传特性,其基因组分节段的特点使本病毒具有高频率基因重配,容易发生变异。流感病毒RNA外包绕的蛋白质中,三种分子量较大的蛋白P1、P2、P3均为RNA多聚酶,与RNA的转录有关,其他均为核蛋白。核蛋白的抗原稳定,很少发生变异,具有型特异性。根据核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可把感染人的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2.病毒囊膜流感病毒囊膜由内向外,可分为内膜蛋白、类脂和糖蛋白三层。内膜蛋白(M蛋白)是包围在病毒核心外的一层膜六结构,介于核蛋白与脂质双层膜之间,与组成脂

质双层膜的类脂紧密结合,在维持病毒形状与完整性上起重要作用。类脂层是脂质双层结构,它来自宿主细胞膜或核膜,其中镶嵌的两种糖蛋白向外突出脂质双层形成刺突,构成了流感病毒囊膜的第三层一糖蛋白层。糖蛋白层由两种糖蛋白刺突组成,一种是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一种是血凝素 (Hemagglutinin HA)。

神经氨酸酶是由4条相同的糖基化多肽所组成的蘑菇状四聚体,具有酶活性,可水解宿主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有利于成熟病毒的释放(抗神经氨酸酶抗体能抑制病毒从细胞释放,但没有中和作用);神经氨酸酶的抗原结构较易发生变异,它是流感病毒亚型的划分依据之一。

血凝素:是由3条糖基化多肽分子以非共价形式聚合而成的三聚体,其C末端有一疏水区插入病毒囊膜的双层脂质膜中,是HA与病毒囊膜的结合部位。N末端有一疏水区,具有膜融合活性,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是必须的。HA能与多种动物(如鸡、豚鼠)和人的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相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血凝。若在病毒与细胞混合前先加抗血凝素抗体,使该抗体首先与病毒血凝素结合,当再加入红细胞时,由于病毒血凝集上结合的抗体的阻断作用,血凝素就不能再与红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红细胞就不出现凝集,这种现象我们称为血凝抑制。血凝和血凝抑制,是病毒学研究常用的检测指标。

血凝集是流感病毒的主要中和抗原,其抗原性最易发生变异。它是流感病毒亚型划分的另一依据。

(二)分型、变异与流行

按核蛋白的可溶性补体结合抗原的不同,流感病毒被分为甲(A)、乙(B)和丙(C)三型;各型流感病毒又根据其表面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抗原性的不同再分为若干亚型。从世界上过去流感流行的资料分析,认为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比较稳定;甲型的表面抗原HA、HA最易变异,二者可同时变异,也可分别发生。自1934年分离出甲型流感病毒以来,已发生多次世界性的大流行(见表24-2)以及大流行间期的小流行。其流行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病毒表面抗原变异幅度大小 …… 此处隐藏:671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第二十六章 呼吸道病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