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微观部分4(1)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第四章
生产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厂商 第二节 生产函数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一节 厂商 生产由谁来进行? 一、含义 二、组织形式 三、企业的本质 四、厂商的目标
厂商的含义
又称生产者或企业,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为了实现最低 利润而从事生产的单个经济单位。
第一节 厂商一、厂商的组织形式 厂商主要可以采取三种组织形式:个人企业、 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1)个人企业指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优点:容易建立,易于管理容易制定决策,灵活 利润作为所有者的收入仅纳税一次 缺点:错误的决策无法得到多数同意规则的检查 所有者全部财产都要承担风险 企业随所有者的死亡而结束 资本和劳动成本是昂贵的(资金有限)
第一节 厂商(2)合伙制企业指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优点:容易建立,易于管理容易制定决策 合伙人撤出仍能维持下去 利润作为所有者的收入仅纳税一次
缺点:达成一致可能是缓慢而昂贵的过程(不利于协调和统一) 合伙人的全部财产要承担风险 合伙者撤出会引起资本短缺(资金规模有限) 资本和劳动成本是昂贵的
第一节 厂商(3)公司制企业指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 资格的厂商组织。 优点:所有者承担有限责任大规模、低成本地获得资本 职业经理人管理不受所有者能力的限制 无限存在 长期劳动合同降低了劳动成本
缺点:复杂的管理结构会使决策缓慢而昂贵未分配利润作为公司利润和作为股东收入两次纳税
公司结构图股东大会 监事会 董事会 总经理
管理人员、一线员工
金字塔 (1)企业家:顶层– 冒着一定风险,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风云中抓住 机会成就事业的人。 (2)管理者:中层 – 落实企业家的意志和决策。“上传下达”
(3)工人:底层– 把原料变成产品的执行者
三种类型企业的相对重要性
第一节 厂商为什么个人独资企业与公司控制了一些部 门呢?– 公司控制了那些使用大量资本的部门。
– 个人独资企业支配了那些决策灵活性至关重要 的部门。
第一节 厂商二、企业的本质1.交易成本的含义交易成本可以看成是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根 据科斯等人的观点, 一类交易成本产生于签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 来的损失。这些偶然因素或者是由于事先不可能被预见到 而未写进契约,或者虽然能被预见到,但由于因素太多而 无法写进契约。 另一类交易成本是签订契约以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
花费的 成本。
第一节 厂商二、企业的本质2.企业的本质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 场的一种替代。 企业之所以存在,或者说,企业和市场之所以同时并 存,是因为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而有的交 易在市场进行成本更小。
第一节 厂商二、企业的本质3.市场与企业各自的优势 市场的优势:有利于实现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迫使供应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总体上保持稳定的销售额
企业的优势:内部生产一部分中间产品,消除或降低一部分交易成本,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 企业内部解决专门化设备问题 雇佣一些具有专门技能的雇员,建立长期 的契约关系,消除或降低交易成本
第一节 厂商4.企业的扩张限度根据科斯的理论,企业的规模应该扩张到这 样一点,即在这一点上再多增加一次内部交易所 花费的成本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所花费的成本相 等。
第一节 厂商三、厂商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厂商长期生存的经验做法— —实现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 以此取代利润最大化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