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时间:2025-04-02

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 心肌酶谱、心肌损伤标志物 及其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一、传统的心肌酶谱传统的心肌酶谱主要有:AST、CK及其同工酶、LD 传统的心肌酶谱主要有:AST、CK及其同工酶、 及其同工酶 及其同工酶、 羟丁酸脱氢酶(HBDH)。 及其同工酶、 a-羟丁酸脱氢酶(HBDH)。 (一)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又称谷草转氨酶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 GOT) 广泛存在人体各组织(肝脏、肾脏、 (GOT),广泛存在人体各组织(肝脏、肾脏、骨骼 心肌内含量丰富,红细胞内AST约为血清10 AST约为血清10倍 肌、心肌内含量丰富,红细胞内AST约为血清10倍, 故轻度溶血就会使测定结果升高)。 故轻度溶血就会使测定结果升高)。 AST在AMI发生后 12小时升高 24-48小时 发生后6 小时升高, AST在AMI发生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 达峰值,持续5天或一周。但由于AST AST不具备组织特 达峰值,持续5天或一周。但由于AST不具备组织特 异性,而且敏感性不高(AST诊断AMI敏感性77.7% 诊断AMI敏感性77.7 异性,而且敏感性不高(AST诊断AMI敏感性77.7%, 特异性53.3% 故单纯AST AST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损 特异性53.3% ),故单纯AST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损 伤,当今医学界已不主张AST用于AMI诊断。 当今医学界已不主张AST用于AMI诊断。 AST用于AMI诊断

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二)乳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 (二)乳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 乳酸脱氢酶(LD)是无氧酵解中调节丙酮酸转 化为乳酸的极重要的酶,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 化为乳酸的极重要的酶,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 骨骼肌、 脾脏、 RBC、 骨骼肌、肺、脾脏、脑、RBC、血小板等组织细胞 的胞浆和线粒体中。存在心肌中的主要LD由4个H亚 的胞浆和线粒体中。存在心肌中的主要LD LD由 基构成( AMI或心肌损伤时 或心肌损伤时, 基构成(LDH1),当AMI或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膜 破裂,线粒体、胞浆内LD LD外露到细胞间液及释放入 破裂,线粒体、胞浆内LD外露到细胞间液及释放入 血中,同工酶谱分析表现为LDH ↑↑。 血中,同工酶谱分析表现为LDH1↑↑。 LD和 AMI发作后 12小时出现 48-72小 发作后8 小时出现, LD和LD1在AMI发作后8-12小时出现,48-72小 时达峰值, 12天回复正常 如果连续测定LD 天回复正常, LD, 时达峰值,7-12天回复正常,如果连续测定LD,对 于就诊较迟CK已经恢复正常的AMI CK已经恢复正常的AMI病人有一定的参 于就诊较迟CK已经恢复正常的AMI病人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故临床上常作为CK MB的补充检测 CK- 的补充检测。 考价值,故临床上常作为CK-MB的补充检测。

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三)a-羟丁酸脱氢酶(HBDH) 羟丁

酸脱氢酶(HBDH)临床上还常选用HBDH 临床上还常选用HBDH作为急性心肌梗 HBDH作为急性心肌梗 死诊断指标, 死诊断指标,此酶反映以羟丁酸为底物 时的LD 的作用,故常和LD联合检测。 LD联合检测 时的LD1和LD2的作用,故常和LD联合检测。

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四)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肌酸激酶(CK) CK是心肌中重要的能量调节酶 是由M 是心肌中重要的能量调节酶, CK是心肌中重要的能量调节酶,是由M和B 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其同工酶有:CK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其同工酶有:CKMB、CK-BB、CK-MM。 MB、CK-BB、CK-MM。不同肌肉内同工酶的比 例不同,CK-MB占心肌总CK的15% 25% 占心肌总CK 例不同,CK-MB占心肌总CK的15% -25% 。 CK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用于诊断 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用于诊断AMI CK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用于诊断AMI , 1972年CK-MB首次用于临床 CK、CK-MB对于 首次用于临床。 1972年CK-MB首次用于临床。CK、CK-MB对于 诊断AMI贡献卓著, AMI贡献卓著 诊断AMI贡献卓著,是世界上应用的心肌损 伤指标。既可以用于较早期诊断AMI AMI, 伤指标。既可以用于较早期诊断AMI,也可 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 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 而且 CK-MB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 CK-MB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 栓是否成功。 栓是否成功。

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CK、CK-MB在AMI发生后 CK、CK-MB在AMI发生后4-6小时即可 发生后4 升高,24小时达峰值 48-72小时恢复正 小时达峰值, 升高,24小时达峰值,48-72小时恢复正 CK半寿期10-12小时 CK-MB的特异性 半寿期10 小时。 常,CK半寿期10-12小时。CK-MB的特异性 和敏感性都高于总CK CK, CK-MB和CK总酶 和敏感性都高于总CK,故CK-MB和CK总酶 常同时测定, 常同时测定,这样更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 病情进展的分析。 病情进展的分析。

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二、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有:肌酸激酶 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有: 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 肌钙蛋白(Tn)、肌红蛋白(Mb)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Tn)、肌红蛋白(Mb)等。 CK和CK-MB在前面已经作过介绍 在前面已经作过介绍, CK和CK-MB在前面已经作过介绍,下面主 要介绍一下肌钙蛋白(Tn) 要介绍一下肌钙蛋白(Tn)和肌红蛋白 Mb)。 (Mb)。

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一)心肌肌钙蛋白(Tn) 心 …… 此处隐藏:204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