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课设 垃圾填埋场设计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固废课设 垃圾填埋场设计
1.选址和计算
填埋场的选址总原则是应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有:运输距离、场址限制条件、可以使用的土地容积、入场道路、地形和土壤条件、气候、地表和水文条件、当地环境条件以及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是否可被利用。
(1)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选择填埋场地的重要因素,对废物管理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运输距离越短越好,但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各个因素。
(2)场址限制条件:场址至少应位于居民区1km(参照德国标准)以外或更远。
(3)可用土地面积:填埋场场地应选择具有充足的可使用面积的地方,以利于满足废物综合处理长远发展规划的需要,应有利于二期工程或其他后续工程兴建使用。尽管没有填埋场大小的法律规定,填埋场地也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包括一个适当大小的缓冲带,并且一个场地至少要运行五年。
(4)出入场地道路:由于通常适合填埋场的场地不再城市已建的道路附近,因此,建设出入填埋场的道路和使用长距离的运输车成为填埋场选址的重要因素。
(5)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不宜选址在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的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
(6)气候条件: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在温和季节的主导风向。
(7)地表水水文:所选场地必须在百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或最大洪泛区之外,或应在可预见的未来建设水库或人工蓄水淹没和保护区之外。填埋场的场地必须是位于饮用水保护区、水体和洪水区之外,并且必须在春潮区之外、泥炭沉积超过1m的沼泽区之外。还应建在地下水位以上。最佳的填埋场场址位置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风险最小。
(8)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层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
(9)但地环境条件:填埋场场地位置选择,应在城市工农发展规划区、风景规划区、自然保护区之外;印在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远景规划区之外;应具备较有利交通条件。
(10)地方公众:可通过自发的协议来达到,也可在废物处理合同中加以规定。
1.1选址的程序
(1)资料搜集 (2)野外勘探
(3)预选场地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条件调查 (4)预选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5)预选场地的初堪工作
(6)预选场地的综合地质条件评价技术报告 (7)工程勘察阶段
1.2地址的选定与所需容积
目前该城市人口70万,人口增长率0.55%,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为20年,覆土与垃圾压实之比为1:5,填埋高度为10m,地上3m,地下7m,取W为0.6kg/d*人,垃圾增长速率3.8%。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因此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即垃圾填埋场的西北角,以减少对人们的影响。
每年所需的场地体积为:
第n年人口=70*(1+0.0055)n 单位:万
第n年人均垃圾量=0.6*(1+0.038)n *365,单位:kg
V
每年垃圾产生量WP
365 1 r
垃圾压实密度D
下一篇:升旗手护旗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