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行长如何当好绩效管理工作的“一把手”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每到岁末年初,“绩效”这个词会经常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工作场景中被听到。你去拜访某省行人力资源部的一位副总经理:“最近一定很忙吗?”对方回答:“是啊,一到年底,就脚不沾地了,在忙着做考核分绩效呢。”这里的“分绩效”,其实是银行人对分配绩效奖金的内部简称。“绩效”一词在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有了特定的内涵了。
商业银行行长如何当好绩效管理工作的“一把手”
每到岁末年初,“绩效”这个词会经常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工作场景中被听到。你去拜访某
省行人力资源部的一位副总经理:“最近一定很忙吗?”对方回答:“是啊,一到年底,就脚
不沾地了,在忙着做考核分绩效呢。”这里的“分绩效”,其实是银行人对分配绩效奖金的内
部简称。“绩效”一词在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有了特定的内涵了。这也折射出
了绩效考核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特别是对机构以及机构负责人的
考核,已经成为牵动银行全年经营管理的主线。
其实,绩效管理的价值远远不止对经营机构和机构负责人的考核,绩效管理应是从组织
到全体员工。绩效管理工作的价值远远不止在年终岁末进行算总帐,分奖金,应该包括绩效
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和绩效结果应用等贯穿银行经营管理的全部流程,为了突出这一
点,有的银行称之为全流程绩效管理。好的绩效管理体系能够支撑战略目标实现、提升工作
动力,能实现绩效目标和人员能力提升的双丰收。
某国有商业银行从几年前就开始在全辖推广全流程绩效管理,在不同的分行,全流程绩
效管理推广的效果不一。凡是绩效管理做得好的分行,经营业绩和银行竞争力会稳步提升。
但有更多分行的绩效管理开展得不太成功。人力资源部叫苦不迭,感到不推行绩效管理不行,
而推行绩效管理,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却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经过访谈调研总结经验,大家
提到较多的一个因素是没有把绩效管理真正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
我们知道,国有商业银行的行长一般都是主抓人力资源工作的,是当然的“一把手”,但
是“一把手”在绩效管理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把手”在绩效管理中到底应该做什
么?结合实际操作过的案例,我们总结出了一把手在推广绩效管理工作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十
个行动,可以用来检验是否银行绩效管理工作是不是“一把手”工程。
行动一:将绩效导向写入组织文化,共识绩效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有的成功推广绩效管理的分行把“绩效为先”写入分行经营的指导思想和经营理念之中,
并张贴在办公区的明显之处,成为指导全行的经营方针。行长做一些动作,比如通过会议、
宣传等方式,把员工的认识都统一到绩效优先的思想上来,使全行形成绩效导向的文化,这
是顺利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绩效管理不太成功的银行,绩效考核结果一出来,总是有
一些人告状、诉苦,讲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说自己的绩效考核结果不合理。这就是因为没有
形成统一共识的绩效文化。
行动二:参加至少一次有关绩效管理的研讨会,学习绩效管理背景资料。
行长带领班子成员参加由专业人士主持的关于绩效管理的研讨会,带头学习绩效管理知
识。我们感到这样很必要,实践当中每个管理者头脑中对于绩效管理的概念、内容和作用并
不一致,甚至有些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行长班子的认识不统一,到了下边
执行起来必然走样。万科董事长王石曾在微博上发布关于“绩效主义脓包”的言论引起广泛
争论,实际上就是因为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理解角度不同所致。
每到岁末年初,“绩效”这个词会经常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工作场景中被听到。你去拜访某省行人力资源部的一位副总经理:“最近一定很忙吗?”对方回答:“是啊,一到年底,就脚不沾地了,在忙着做考核分绩效呢。”这里的“分绩效”,其实是银行人对分配绩效奖金的内部简称。“绩效”一词在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有了特定的内涵了。
行动三:与管理咨询机构及人力资源部门充分沟通。
有的行长会发现,人力资源部提供的绩效管理方案太专业化,不接地气,跟自己想象的
效果差异很大,因此就不太有决心往下推。这其中的原因就是行长的意图没有充分传送到人
力资源专业工作者。行长的时间常常被日常经营中很多紧急又重要的事情所占据,绩效管理
会被归入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被忽略一边,人力资源部难以及时跟行长沟通。等到结果出
来的时候,悔之晚矣。例如某分行行长希望绩效管理能够解决的问题: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能力有高有低,绩效表现参差不齐,人员工作忙闲不均,能者多劳却不多得,由此造成人员
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种想法如果不与人力资源部门充分沟通,很难保证绩效管理
体系能够突出问题的重点。
行动四:担任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组长。
有人打了个比方,说绩效管理好像汽车上的安全带,都知道它很重要, …… 此处隐藏:197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