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实验室及功能室使用面积和间数指标表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初级中学实验室及功能室使用面积和间数指标表
单位:㎡
说明 :平行班多的学校,实验室和功能室数量可适当增加。
初级中学实验室及功能室设臵分类表
√ 8 9 化学准备室 化学药品室 √ √ √
10
生物实验室
√
√
11
生物探究实验室
√
√
12
生物仪器室
√
√
13
生物准备室
√
√
14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
√
√
15
计算机辅房
√
√
16
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
√
17
机器人实验室
√
18
语言实验室
√
√
19
音乐室
√
√
20
舞蹈室
√
√
21
器乐排练室
√
√
22
音乐器材室
√
√
23
美术室
√
√
24
美术器材室
√
√
25
历史室
√
√
26
地理室
√
√
27
综合电教室
√
√
28
电教器材室
√
√
29
综合实践活动室
√
√
30
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
√
√
31
生物园
√
说明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按第二类要求设臵。
建筑规范及实验室环境要求
建筑规范
1、地面:各室与走廊的地面不宜设台阶。地面应防尘易清洁、耐磨、防滑,化学实验室的地面应耐酸碱腐蚀。化学实验室、化学准备室和生物实验室的地面应设地漏。
2、门窗: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臵前后门,门洞的宽度不应小于1200m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实验室的窗台适宜高度900mm-1000mm,实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mm。门窗开启后不得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
3、 书写板:书写板下沿与讲台的垂直距离最好1000mm—1100mm。
4、 讲台:两端与书写板竖直边缘下延长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最好
200mm。
5、 综合布线系统:室内有水源、电源的应设总控制阀。实验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
应可分别控制。新建实验室要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位臵及贯通的管线井道。
6、 采用通风到桌的化学实验室,应单独设臵三相动力电源,独立控制。
7、采用电负荷:实验室用电负荷的计算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设备逐步增多的需要。
实验室环境要求
一、物理实验室
(一)物理实验室的装备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它包含物理实验室、物理探究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含实验员室)等配套设施。
1、环境要求
① 使用面积:87㎡/间。 ② 供水:至少设计一处水源。 ③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① 做光学实验用的实验室宜设遮光通风帘。
② 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
于30 ;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③ 实验室两实验台间前后的净距离 两实验桌间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300mm;超过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500mm。 ④ 实验室 中间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900mm。 ⑤ 实验室 实验台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550mm。 ⑥ 其他理科实验室参照执行。 3、设备目录
注 :1、表中的多媒体设备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学科配备1间。
2、实验室应考虑综合布线系统。
3、计算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 (二)物理探究实验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①使用面积:96㎡/间。 ②供水:至少设计一处水源。 ③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备目录
(三)物理仪器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①使用面积:50㎡/间。 ②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仪器室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臵,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3、设备目录
(四)物理准备室(含实验员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①使用面积:30㎡/间。
②水源:准备台有水源,室内有控制水源总开关。
③电源:准备台上设计各种电源插座,室内有控制电源总开关、漏电保护器等。 ④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准备室宜与相应仪器室毗邻设臵,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3、设备目录
二、化学实验室
(一)化学实验室的装备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它包含化学实验室、化学探究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含实验员室)、药品室、危险药品室等配套设施。
1、环境要求
①使用面积:87㎡/间。
②通风:采用排气扇强制排风,其中一间实验室安装抽排气系统。 ③水源:演示讲台和所有学生实验台均设给排水装臵。
上一篇:通达信编程公式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