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公式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公式
1.劳动生产率
2.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3.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
4.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量(m )和年剩余价值率(M')、年剩余价值量(M)
)即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v m m =='( 流通中纸币总额币量流通中所必要的金属货货币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属= 通速度(次数)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的货币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
()
次数通速度统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互相抵消支付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的货币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 产品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
2
或
5.资本周转 剩余价值...m 剩余价值率....m'
)必剩(即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剩余剩余价值率=='m l )'vn m M =⨯⨯=资本周转次数(即可变资本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 其中:m' 表示剩余价值率 , v 表示可变资本 , n 可变资本周转次数。 )'v M M ==(即可变资本年剩余价值量年剩余价值率)'''''(n m v vn m M v M M vn m M ==→=→=又因
)可变资本(即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v m m ⨯=⨯='
3
6.商品的价值
7.利润(p)和利润率(p')
n 表示周转次数 U 表示一年时间 u 表示资本周转一次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预付资本总额值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价值额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转次数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
商品的价值=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 (即 W=c+v+m) 生产商品所耗费资本就是资本价值就是生产成本或生产费用,即c+v ,用K 表示, u U n =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W=K+p
⎪⎭⎫ ⎝⎛==C m p '即全部预付资本剩余价值量利润率
P'代表利润率, C 代表全部预付资本,m 剩余价值量
4
8.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
10.利息率和利息量
1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社会总资本剩余价值总额
平均利润率= 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 9.折旧费和折旧率
年限固定的资本的平均使用固定资本原始价值折旧费=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折旧费折旧率=
借贷资本总额一定时期的利息量
利息率= 利息率借贷资本总额利息量⨯= 11.股票价格和虚拟资本价格 利息率股息
股票价格=
平均利息率预期收入
虚拟资本价格=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一定基本条件,即两大部类的生产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用公式表示为:
5
1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和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所追加的生产资料都是第一部类生产的,因此,第一部类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 ()IIc c I m v c I +>++ 简化后: ()IIc v c I >+ 这个公式表明,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除了满足第二部类简单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要除外,还必须有剩余,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质料的需要,这就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第一基本前提条件。 同样道理,第二部类的产品,除了满足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外,也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 如果用x m 表示剩余价值中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那么,x m m -就表示剩余价值中供积累的部分,以上公式表示为: )x m II(v )x m I(c m)II(c +++>++v
6
v)II(c )v I ∆+=+∆+x m v ( 这个公式表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在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内在联系,即第一部类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否则,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不能顺利实现。 从上述基本公式也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c)
c II c)(c I m )v c I ∆++∆+=++(()x m v c II )x m v I(v m)v II(c +∆+++∆+=++(
14.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 劣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优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绝对地租= 农产品价值- 社会生产价格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