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著导读PPT6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
五、《圣经》的文化精神
1. 人道主义圣经文化精神最突出的一点是人道主义精神。 宣扬平等、博爱、行善。 “平等互助”, “爱人如己”,同情弱者等都是人道主义的表现。 宗教人道主义和世俗人道主义的区别在于,《圣经》 宣传为神做好事,要感谢神。人心中有善,是因为 有神在心中指引,所行的善事是蒙恩见证,而不是 世俗的良心和个人的道德。
2.良心感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建立了一套宗教伦理观。 最大的道德,也是最基本的道德就是做人要有良 心,做事要凭良心,不可损人害人。违背良心的 行为要受到谴责,要忏悔。 道德、良心引出爱心、同情心。
3.精神文化贡献《圣经》的贡献主要在精神方面,推 崇精神、信仰、感情。人有物质生活 的需要,还有精神生活的追求。最大 的精神追求是建立信仰。有了信仰, 也就有了生活的目标和追求的理想, 而不为物质利益左右。
基督教节日圣诞节 受难日 复活节 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多 数教会定为12月25日 每年复活节前的星期五 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 星期日,约在3至4月间 每年复活节后第50天
降临日
第五讲 但 丁与《神曲》一、但 丁
但丁· 阿利盖里 (1265-1321), 意大利从中世纪 向文艺复兴运动 过渡时期最有代 表性的作家、诗 人,人文主义的 先驱者。
受业于拉蒂尼 爱恋贝阿特丽采 两党之争遭流放
二、创作活动和主要著作(一)但丁在流亡前的早期文学创作 : 《新生》(1292-1293) (二)写于流放期间的政治学术著作: 《宴会》(1304—1307)、《论俗语》 (1304—1305)、《帝制论》 (1310—1313)。
诗集《新生》诗集《新生》 (1295),描述诗人和贝 亚特丽齐的爱情故事。带 有宗教神秘色彩。 《新生》表现了温柔 的新体诗派的爱情观和艺 术观,追求精神爱,充满 精神美和使人高贵的道德 力量。
木板油画· 但丁与贝亚特丽齐历史上的贝亚特丽齐生于1266年,比但丁小一 岁。她是但丁从小就恋慕的人。后来和但丁的朋 友结婚。
木板油画表现两次相遇。左边表现他们在佛罗 伦萨的第一次相遇,右边表现他们在天堂相遇。
英· 罗塞蒂· 但丁和贝亚特丽齐两次相遇
《论俗语》《论俗语》(1304—1308)文艺批评著作。 文艺观点有:
1.诗为寓言说。一切文艺都是象征性的或寓 言性的。2.艺术以善为内容,美为形式。 3.人要有理性。 4. 主张建立意大利标准民族语言——俗语。 用意大利俗语作为文学用语。对发展意大利民族 文学有重要贡献。
三、中世纪文学的扛鼎之作 ———— 《神曲》(一)经典地位 “意大利是
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 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 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 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92年意大利文 版序言
“但丁与莎士比亚平分了现代的 世界,再没有第三者存在。” “莎士比亚表现出人类情感的 最大宽度,而但丁表现出最大的高 度和深度。” ——艾略特
(二)创作动机和命名
写人的灵魂从地狱上升天 堂,结局充满光明、幸福, 符合中古人对喜剧的理解, 为具有幸福的大团圆的作 品。 发扬古希腊罗马喜剧的 优良传统,通过象征寓意 图象,突出政治讽刺和社 会批评,具有讽喻意义。
《神曲》《神曲》(La Divina Commedia,1307—1321)
原名“喜剧”,一是它用意大利文写作,没用官方语 言拉丁语,不很严肃,叫《喜剧》并非有舞台剧的含义; 二是这部作品开始写阴暗恐怖的地狱,最后写光明快乐的 天堂,这种结局符合当时喜剧的概念;三是他喜欢的古希 腊喜剧以政治讽刺见长,作品本身包含有讽喻意义,对其 中的人做出的罪恶行为加以讽刺和批判,这也是喜剧的基 本功能。薄迦丘在《但丁传》中称它为“神圣的喜剧”。1555 年的威尼斯版本第一次以《神圣的喜剧》为书名,我国古 代一般把“剧”称为“曲”,中译本就把《神圣的喜剧》
下一篇:宿舍装饰大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