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政策风险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行业竞争风险: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的出口创汇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
重要的地位,但就目前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状况来说,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技术含量不高,初级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中高档产品供应不足,行业内部竞争不
断加剧。由于纺织业技术门槛、行业壁垒较低,国内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较
多,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数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由于规模普遍偏小,工艺、技
术和装备落后,导致初、粗加工生产能力过剩,中低档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而中
高档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均显不足。同时,我国周边地区新兴纺织国家印
度、巴基斯坦等近几年发展迅速,利用劳动力和原料优势与我国争夺市场;欧美
等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技术、资本优势掌握着纺织产品的高端市场,公司产品面临
激烈的竞争。
公司是我国生产规模最大、出口金额最多的从事中高档巾被系列产品、装饰
布系列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现代化家纺生产领军企业,巾被系列产品生产能力居世
界首位,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孚日”品牌已成为中国家纺行业
的知名品牌,同时具有市场、质量、技术和产业配套等诸多方面的突出竞争优势。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需求快速扩大为
公司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盈利空间。但是,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将可能
对公司现有优势地位形成冲击,并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政策风险:
1、产业政策限制风险
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和国际纺织品贸易体制的新变化,整个行业正面
临着一次全新的调整,传统的以量取胜的竞争模式将受到严重挑战。国家制定的
纺织“十一五”规划中将棉纺织行业的改造升级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投资的重点。
为有效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给我国纺织行业企业带来的经营困难,2009 年2 月,我
国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从产业政策上为扩大内需,提高纺织品服
装出口退税率,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大对纺织企业的金融支持,
减轻纺织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等方面提供保障。因此,今后几年,纺织行业的发
展将主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这些产业政策的出台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
环境。但是,如果今后国家对棉纺织行业的相关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将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
产生新的挑战,从而带来一定的政策限制风险。
2、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
2006 年9 月14 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 5 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自2006 年9 月15 日起,调整我国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其中,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2007 年6 月19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2007 年7 月1 日起,调整我国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其中对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1%。2008 年8 月1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至13%,2008 年11 月1 日,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至14%。进入2009 年以来,为贯彻国务院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
振兴规划》,帮助我国的纺织企业顺利度过全球性经济衰退带来的不利影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于2009 年2 月1 日、4 月1 日两次上调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由15%提高至16%。退税率的调整,将对纺织
企业的利润构成重要影响。如果国家今后再次调整纺织类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将会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