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概念、分类及形成机理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4-10-12

产业链概念、分类及形成机理研究述评

刘志迎赵倩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9)

[摘要]

在分工运步深化、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产业链作为组织生产的特殊形式,

越来越受到理论界重视,并逐渐成为产业经济理论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产业链定义、类型、形成机制等层面对产业链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述评,以咨学界参考。

[关键词]

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文献标识码]A

1.1产业链的定义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多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研究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出发,对产业链进行了定义,见仁见智的观点有很大差异。

1.1.1将产业链局限于同一产业内部

在定义产业链的时候,很多学者将产业链局限于同一产业内。认为产业链是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等经济活动中,由不同分工的企业形成经济技术联系,将经济活动、经济过程以及生产阶段或经济业务按照次序链接起来的链式结构(周新生,2006;王云霞、李国平,2006;陈晓涛,2007)。

根据经济学中标准的定义,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是有密切替代关系或竞争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而产业链既涉及不同分工形成上下游之间的投入产出关

这个词,也没有将产业链作为一种单独的经济组织形式来加以理论化,而是将它严格地分解到企业和产业这两

最终产品所在的产业,产业链应该是跨产业的一个概念,

个层次中(邵昶,李健,2007)。国外研究立足于企业,侧重于价值链、物流链、功能链、信息链的角度进行经济学分析,偏向微观与中观的结合。但迄今为止,国外没有将产业链视为独立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研究重心局限于产业链的具体表现形式(程宏伟,冯茜颖,张永海,2008)。另外,根据王云霞,李国平(2006),刘贵富(2006)通过功s(D的检索结果来看,产业链研究目前在国外属于空白。

近年来,关于产业链的国内研究越来越多,但是众多学者多是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对产业链相关的部分理论进行了论述,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理论体系。

单独一个产业无所谓产业链。1.1.2与供应链雷同

洪勇,苏敬勤(2007)认为产业链是围绕特定产品或服务所开展的一系列产业活动(生产或服务活动)的链接。此外,曹芳,王凯(2004),郁义鸿(2005)以及蔡宇(2006)等在界定产业链概念中提及链内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认为产业链活动涉及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但将产业链内活动集中于产品生产以及服务的提供,而别的活动以及别的部门都是为这些产业活动进行服务的,处于次级地位,并且在定义产业链过程中习惯性地将产业链界定为以企业(或行业)为单位纵向的关联集合。

2001年我国发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CB/系,又伴随着知识、技术等的传递,因此并非仅指某种

(中图分类号】F062.9

引言

产业链的思想来源于亚当 斯密的分工理论,但是主

要局限于企业内部分工。马歇尔将分工扩展到企业与企业之间。强调企业间的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可以称为产业链理论的真正起源。而明确提出产业链概念的是我国学者傅国华。现实中产业链原理应用越来越广,学者对产业链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但是与此很不协调的是产业链理论还远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链、供应链等领域。从Emerald和陬枷数据库检索来

看。国外学者侧重于从企业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纵向整合或者企业跨组织资源组合问题。国外学者经常用“供应链”、“企业网络”这些术语。几乎没有出现“产业链”

目前国外对产业链的研究甚少,大多涉及的是价值

1产业链相关概念研究现状

收稿日期:200弘卅27

基金项目:产业链视角的中国自主创新道路研究(项目编号:ogBjtt)09)。

一51—

万方数据 

第篡纂蔫:期

工业技术经济

V总01.第28,.。掰。

T18354—2001)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更新换代或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的上游或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供应链中涉及的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以资金流、物流和商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我们认为产业链不仅重视产品或服务等实体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还将链内的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若产业链仅关心链内产品或服务的投入产出关系,则与供应链无异。产业链包含了供应链,产业链将产品与服务等的投入产出关系与知识、技术等的交流反馈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本质上产业链是以知识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功能网链,通过知识的分工和知识共享创造递增报酬,为顾客创造价值,产品的生产联系和由此产生的物质流动只是产业链的外在表现形式(刘明宇,翁瑾。2007)。而供应链理论是站在企业物资供应、物品流通的角度,从经济、均衡、连续的视野研究如何实现企业之间的物资供应,以保障其物流通畅、生产有序和经济高效(蔡字,2006)。此外,产业链内不仅包括产业基于技术经济联系的纵向供需关系,还包括了横向的产业配套关系(刘碉,聂锐,2(X)7)。

1.1.3与价值链雷同2006)。

产业链是建立在波特价值链基础上的、由不同产业的企业所构成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并具有独特的价值增值功能。很多学者将产业链等同于价值链,邹昭烯(2006)认为进行企业价值链分析时,要把企业放到产业价值系统中一起考虑,而产业价值系统一般被简称为产业链。张铁男,罗晓梅(2005)认为产业链是以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各产业在产品生产、流通等过程中形成的由各不同的职能部门构成的一个功能链式结构模式,并且具有分工、价值增值以及循环性等特点。

价值链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学者米切尔 波特(Porter,1985)在《竞争优势》中提出的,他将价值链描述为“一个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及维护其产品的各种活动的集合。”随后,价值链概念有所发展,突破企业界限,发展成为相关企业之间通过分工协作实现价值增值的链条。产业链的一个显著功能就是价值增值,但两者有明显区别:(1)研究范畴不同。价值链关注的是产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流程,产业链同时还关注价值创造中各组成部门的相互关系与结构,即包括了供应链的基本内容(蔡宇,2006)。(2)研究侧重点不同。从本质上来说。价值链是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总和,而产业链是这种活动的载体,但是产业链内进行的又不仅仅是价值创造活动,还有知识传递、信息交流反馈等。(3)

一52—

万 

方数据评价标准不同。价值链是以货币形态来表明产业发展规模和企业之间协作及竞争关系,而产业链则是以区域范围、企业数量、生产规模、产品多少等来反映产业发展和协作竞争关系(刘尔思,2006)。

1.1.4与产业集群、战略联盟雷同刘贵富,赵英才(2006)认为产业链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姚平。梁静国,陈培友(2007)认为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由于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产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其实质是建立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用于描述具有内在联系的企业集群结构。刘尔思(2006)在认为产业链是在产业集群内形成的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集群以及相关的关系,也将其局限于产业集群内。集群的生命力在于产业链,即产业之间的实质性关联,只有基于产业链的空间集聚,才能形成产业集群。但产业集

群不等于产业链,一个产业集群不可能仅仅承载一条产

业链,一条产业链不一定聚集在一个产业集群中(蔡宇。

产业链与战略联盟虽然都是在利益共享基础上形成的优势互补的分工协作关系,但是它们的形成“动机”不同。战略联盟是现代企业竞争的产物,它是指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与其他企业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松散式网络化联盟。而产业链立足于更好地配置资源,整合链内相关产业(企业)优势及资源,战略联盟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某一企业的战略目标,而与其他企业组成联盟,产业链则囊括了产品和服务生产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重视链内知识、技术、信息、产品、服务等的交流反馈。

除上述学者的观点外,还有许多学者在文献里提及产业链概念,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认为产业链既是产业或企业分工合作的产物,是基于最终产品生产需要和最终用户需求而向上下游或旁侧延伸的企业集合,是由不同产业领域企业组成的包括原材料或零部件生产与供应、产成品生产和营销及服务、全过程物流和信息流及知识(含技术)流等在内的所有活动的链式集合,产业链包含了价值链、供应链、知识链等。1.2产业链研究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产业链的分类有很多种,众多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论述了产业链的分类。例如,根据产业链内部企业之间供给与需求依赖强度可将产业链分为资

源导向型产业链,产品导向型产业链,需求导向型产业链.市场导向型产业链4种类型(李心芹、李仕明、兰永,2004)。根据企业之间的主要关系和契约形式可将产业链模式划分为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式、准市场式、混合式4种类型(吴金明、邵昶,2006)。按照产业链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技术推动型、资源带动型、需求拉动型、综合联动型4类;按照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地位,产业链又可分为王国式产业链、共和式产业链以及联邦式产业链;按照产业链的形成机制,可将产业链分为自组织形成的产业链(市场交易式)和他组织形成的产业链两类(刘富贵、赵英才,2006)。郁义鸿(ax)5)将产业链抽象为由两个相关产业之间或相邻市场之间的关系。将这类关系分为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纵向关系和并行产业之间的横向关系两类,并按照纵向关系的两产业中上游产业产品是纯中间投入品,纯最终消费品以及既可以作为中间投入品又可以作为最终消费品3种情况将纵向关系分为I、Ⅱ、Ⅲ三类。此外将横向关系中下游厂商为生产者且两种中间产品是严格互补的情况归为第Ⅳ类(若下游厂商为销售者,则视为是I+Ⅳ型)。

此外,还有学者从产业链的层次范围角度、产业链的生态属性、产业链伸展的范围和内容、产业链涉及的内容、产业链上其它节点产业(或业务)之关系等角度对产业链类型进行划分(刘贵富、赵英才。2006;周新生.2006)。

1.3产业链的构成要素及形成机制研究1.3.1产业链中的要素研究

产业链内部既包括实体存在的企业、产品,也包括企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等,其共同构成了产业链要素。

(1)对产业链内节点的研究张铁男、罗晓梅(2005)认为产业链内存在一个或几个与其他环节关联度较大并能形成产业链核心竞争能力的主导环节,主张用灰色聚类法将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互选为参考数列,以产业产值为基础,计算关联系数和关联度,随后确定产业链发展中的战略环节。刘贵富,赵英才(2006)认为产业链是围绕核心企业创建的,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具有信息交换中心、物流集散调度中心以及资金周转中心等作用,并论述了核心企业应具备的影响力、研发、商誉等条件以及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的合作模式以及核心企业对产业链的管理与控制。

刘刚(2005),韩菁、贾建锋、陈希(2006)则将产业链中的企业节点看成是知识的节点,分析了链中不同企业的作用、知识特性、知识转移,建立了基于产业链

万 

方数据的知识转移模式,运用Nonaka的SECI模型分析了产业链知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过程。

与上述不同的是,刘弱、路正南(2007)从节点企业的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将本身已是产业链上的一个节点但生产能力很弱的企业。以及有潜力转变为节点企业从而填补产业链上缺失环节的企业称为隐形节点,将两者分别定义为弱质型隐性节点和潜在型隐性节点。利用隐性节点理论来判断产业链的完备性和低水平重复问题,有利于挖掘潜在型隐性节点,构建完整的产业链。这一概念的引入,使产业链研究更为全面和严谨,也为现实中构建和完善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对产业链内关系的研究刘富贵,赵英才(2006)将产业链中上下游节点企业间的关系分为结构关系和行为关系,结构关系包括纵向一体化、纵向约束和企业联盟,行为关系则是通过契约形式进行约束。分析了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形成过程和评价方法,论述了节点企业间的知识流动和节点企业融入产业链的多种方式。

李丹,郑志安(2005)认为主导产品是产业链价值和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产业链各环节的连接器,选择好产业链主导产品能够提升企业、产业链乃至区域的竞争力。从市场因素、经济效益、进入壁垒、关联效应、政策因素、社会生态效益以及比较优势角度选取了21个指标.运用德尔非法确定权重,建立模糊隶属函数,以河南省奶牛产业链鲜奶产品为评价对象,其他乳制品为对比对象,得出的结果与现实贴近度为0.85。1.3.2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

吴金明、邵昶(2006)认为产业链是由“点”与“点”之间的供需链,

“点”与“线”之间的企业链,

“线”与“线”之间的空间链以及“链”与“链”之间的价值链4个维度有机组合而成的链条。它起源于社会分工,并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引起产业链组织深化,继而在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进行对接,然后从微观维、中观维、宏观维以及对接机制维对产业链形成4维调控机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式、准市场式以及混合式四大产业链模式,整体论述了“4+4+4”模型及其应用并将产业链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抽象优化,但是没有对产业链形成依据进行具体分析。吴金明、黄进良、李民灯(20cr7)则认为产业链内部是“3+3+3+3”的形成机制:产业“龙头”、产业“七寸”和产业“配套”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与此对应,形成的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核心企业”与“关联企业”三类企业及其在产业链培育中的“需求拉动”、“创新驱

一53—

动”和“双向传导”三类机制。产业链中存在的创新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由此,形成了“3+3+3+3”的机制。

刘明宇。翁瑾(2007)认为产业链是分工逐步深化的结果。随着迂回生产链条的延长,生产分工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生产协作由企业内部的权威协调发展到企业问的社会分工协作,最后形成了产业链。1.4产业链的功能及应用研究

龚勤林(2004)认为产业链经济活动必然落脚于一定的经济空间,同时,经济活动的优势区位指向决定了产业链一般都要跨越某一特定地区的界限,配置到不同的经济区域。因此。可以将产业链作为既能推进地区合作又能协调地区利益,发挥地区优势的载体,各个地区以市场为基础探寻自身优势产业链环,实现产业链的空间布局优化和产业链在地区间的延伸是治理市场壁垒和统筹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

孙庆峰(2.004)运用产业链理论,阐述了汽车产业链的构建思路。王兴元,杨华(2004)运用产业链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形式、性质、类型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域、产业、企业的作用。刘贵富(2006)认为从企业和产品视角看,论产业链有整合效应、集聚效应、竞合效应、协同效应、品牌效应五大效应;从产业视角考察有增值效应、学习效应、创新效应;从区域视角考察,有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李敏、李涛(2007)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视角分析中国制造企业的价值增值路线,认为中国应利用技术创新、自主品牌和设计创意3条路径,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提高盈利能力和水平,并带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

级。

洪勇、苏敬勤(20Cr7)将对产业发展效益和升级态势有重要影响的只有其中若干关键环节定义为核心产业链,结合核心技术链,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产业与技术发展的特殊模式,即“产业发展拉动技术进步”模式,即先从发达国家引进相关技术,建立相应产业,通过对引进技术的学习消化,基于产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拉动进行创新,推动新产业的发展,并结合华松公司案例进行基于核心产业链构建核心技术链的具体分析。

此外。王凯、赵绪福、韩纪琴、王桂霞、李德杰、赵建军、廖忠群、杜惠平、卢明华、吴元新等学者运用产业链理论对现实中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1.5产业链的优化整合及发展趋势研究

孙理军等(2006)认为传统行业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实际上是通过产业组织的持续变化和价值创新保持产业

--——54...——

万 

方数据增长。是一个动态过程,经历了基于产业集聚的产品系列化阶段、集群化企业间的分工和产业集成化阶段、基于全球生产交易的产业模块化阶段、基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技术的产业网络化4个阶段。

陈晓涛(2007)认为从产业链角度看产业生态化过程也是产业链延伸的过程,文章推导了产业生态化下的生产函数,结合产业链技术融合过程探讨了产业链技术融合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认为产业生态化通过产业链延伸提高了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和服务价值,将废料沿产业链进行循环利用,减少了生产耗费,达到剩余物质最小化,最终达到了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杨蕙馨等(20cr7)认为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分工。分工制度安排的优化与产业链稳定性有密切关系。文中把分工制度安排分为3类:企业分工、准一体化契约分工和市场分工。产业链中主要包括纵向一体化、纵向契约关系和纵向分离3种纵向关系。不同的纵向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分工制度安排,实质上就是进比较分析了产业链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最后论述了产了交易成本变化以及市场结构变化时的分工制度安排。

程宏伟等(2008)认为资源、资本与知识之间的互由点到线的纵向整合,中圈由线到面的横向整合以及外

郁义鸿(2005)基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运用供综上所述,产业链表现出来的是产品与服务等的行分工制度安排的优化以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对3种关系及其之间的转化进行了具体分析后,运用成本收益业链分工制度安排的整合,并将前文中假设放宽,讨论动构成产业链演化的内因,外部环境的变化构成了产业链演化的外因。以企业为主体,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链整合,是根据产业链内生逻辑,企业间相互合作,在资本与知识的驱动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包括内圈圈由面到网的侦4向整合。1.6产业链绩效评价研究

给需求的均衡,对其划分的4种类型在帕累托最优下的社会福利和产业链效率基准进行了考察,但该考察属于静态,且所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依据的帕累托最优等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2结束语

“链接”和“衍生”,以知识、技术、信息等的交流反馈为内在元素,核心是实现“供应”过程中的“价值”创造和增值,是组织生产,实现价值增值的有效形式。本文虽然对产业链进行了界定,但对产业链的形成机制以及绩效评价等只进行了相关研究成果的阐述,并未进行

第嘉纛1。月10期

工业技术经济

Vo总1.第28,192No期.1。

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蔡宇.关于产业链理论架构与核心问题的思考[盯.财经论坛,2006,(9)

2.曹芳,王凯.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农业技术研究,2004,(1)

3.陈晓涛.产业链技术融合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3)

4.程宏伟.冯茜颖,张永海.资本与知识驱动的产

业链整合研究——以攀钢钒钛产业链为例[J].中国工

业经济,2008,(3)

5.龚勤林.论产业链延伸与统筹区域发展[J].理论探讨,2004,(3)

6.韩菁,贾建锋,陈希.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研究:以电信产业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

7.洪勇,苏敬勤.发展中国家核心产业链与核心技术链的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r:lkf签济,2007,(6)

8.李丹,郑志安.产业链主导产品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5,(10)

9.李靖,魏后凯.基于产业链的中国工业园区集群化战略[J].经济经纬,2007,(2)

10.李敏。李涛.全球产业链中基于整合能力的中国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路线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5)

11.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管理科学,2004,(4)

12.刘尔思.关于产业链理论的再探索[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3)

13.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5)

14.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的分类研究[J].学术交流,2006,(8)

15.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核心企业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0)

16.刘贵富.产业链的基本内涵研究[J].工业技

术经济,2007,(8)

17.刘刚.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1305,(11)

18.刘责富.产业链的功能效应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6,(3)

19.刘明宇,翁瑾.产业链的分工结构及其知识整合路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

万 

方数据20.刘明,路正南.产业链中的隐性节点研究[J]企业管理,2007,(4)

21.刘明,聂锐.石油产业链的空间结构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总230)

22.马元柱.福建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2004,(6)

23.邵昶,李健.产业链“波粒二象性”研究论产业链的特性、结构及其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7,(9)

24.孙理军,方齐云,郑晓军.传统行业产业链的延伸发展[J].经济管理,2006,(1)

25.孙庆峰.论汽车产业链的构建[J].工业技术经济,2004,(5)

26.王兴元,杨华.高新技术产业链结构类型、功能及其培育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

27.王云霞,李国平.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6,(10)

28.昊金明,黄进良,李民灯.论产业链建设与创新的“3+3+3+3”模式[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3)

29.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4)

30.杨蕙馨,纪玉俊,吕萍.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R)7,(9)

31.姚平,梁静国,陈培友.煤炭城市共生产业链构建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6)

32.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

33.张铁男,罗晓梅.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5(6)34.周新生.产业

链与产业链打造[J].广东社会科学,2006,(4)

35.周新生.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J].广东社会科学,2006,(6)

36.邹昭烯.论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的三个纵向链

条一价值链、供应链与产业链[J].首都经济贸易大

学学报。2006,(9)

作者简介刘志迎,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化。赵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湃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企业发展。

一55—

产业链概念、分类及形成机理研究述评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刘志迎, 赵倩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9工业技术经济

INDUSTRIAL TECHNOLOGY & ECONOMY2009,28(10)1次

参考文献(36条)

1.李靖;魏后凯 基于产业链的中国工业园区集群化战略[期刊论文]-经济经纬 2007(02)

2.王兴元;杨华 高新技术产业链结构类型、功能及其培育策略[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03)3.孙庆峰 论汽车产业链的构建[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 2004(05)

4.孙理军;方齐云;郑晓军 传统行业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期刊论文]-经济管理 2006(01)5.李丹;郑志安 产业链主导产品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2005(10)

6.洪勇;苏敬勤 发展中国家核心产业链与核心技术链的协同发展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7(06)7.韩菁;贾建锋;陈希 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研究:以电信产业为例[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05)8.龚勤林 论产业链延伸与统筹区域发展[期刊论文]-理论探讨 2004(03)

9.程宏伟;冯茜颖;张永海 资本与知识驱动的产业链整合研究--以攀钢钒钛产业链为例 2008(03)10.陈晓涛 产业链技术融合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03)11.邹昭烯 论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的三个纵向链条--价值链、供应链与产业链 2006(09)12.周新生 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期刊论文]-广东社会科学 2006(06)13.周新生 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期刊论文]-广东社会科学 2006(04)

14.张铁男;罗晓梅 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 2005(06)15.郁义鸿 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期刊论文]-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11)

16.姚平;梁静国;陈培友 煤炭城市共生产业链构建研究[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 2007(06)

17.杨蕙馨;纪玉俊;吕萍 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7(09)18.吴金明;邵昶 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6(04)

19.昊金明;黄进良;李民灯 论产业链建设与创新的"3+3+3+3"模式[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20.王云霞;李国平 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 2006(10)21.邵昶;李健 产业链"波粒二象性"研究论产业链的特性、结构及其整合 2007(09)

22.马元柱 福建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期刊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6)23.刘玥;聂锐 石油产业链的空间结构分析[期刊论文]-集团经济研究 2007(230)24.刘明;路正南 产业链中的隐性节点研究 2007(04)

25.刘明宇;翁瑾 产业链的分工结构及其知识整合路径[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07)26.刘贵富 产业链的功能效应研究 2006(03)

27.刘刚 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研究[期刊论文]-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11)28.刘贵富 产业链的基本内涵研究[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 2007(08)29.刘贵富;赵英才 产业链核心企业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10)30.刘贵富;赵英才 产业链的分类研究[期刊论文]-学术交流 2006(08)

31.刘贵富;赵英才 产业链:内涵、特性反其表现形式 2006(05)

32.刘尔思 关于产业链理论的再探索[期刊论文]-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6(03)33.李心芹;李仕明;兰永 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期刊论文]-管理科学 2004(04)

34.李敏;李涛 全球产业链中基于整合能力的中国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路线研究[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 2007(05)35.曹芳;王凯 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农业技术研究 2004(01)36.蔡宇 关于产业链理论架构与核心问题的思考 2006(09)

引证文献(1条)

1.刘康.曾繁华 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技术链整合[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6)

本文链接:http://www.77cn.com.cn/Periodical_gyjsjj200910013.aspx

产业链概念、分类及形成机理研究述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