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一)》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116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二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和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和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体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体会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能用多种思路解决同一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准备学习
(1)激起引入
教师:小明家种的花椒今年获得了大丰收,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不完整的例1情景图,如下:
(2)提出问题并解决
教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课件同步显示问题)小明家一共可以收花椒多少千克?
教师: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用12×90=1080(千克)。(课件同步显示算式及结果)
教师:小明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利用假期也在帮助爸爸妈妈采摘花椒。
他8天采摘了64千克花椒(课件同步显示条件)。根据这个信息,你又可以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学生:小明每天采摘花椒多少千克?列式为64÷8=8(千克)。(课件同步显示问题、算式)
教师:(课件同步显示条件及问题)小明家共4人同时采摘花椒,他们4人一天采摘了32千克花椒。平均每人一天采摘了多少千克花椒?
学生:32÷4=8(千克)。(课件同步显示算式)
(3)宣布课题
教师:刚才我们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了一步计算的问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一))
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①
(1)变换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小明一家4人在花椒园里连续工作的好几天,他们4人8天共采摘花椒256千克。根据这些信息,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课件同步显示去掉引入环节的问题,显示以上条件)
学生1:平均每个人(8天)采摘花椒多少千克?
学生2:平均每天(4人)采摘花椒多少千克?
学生3:平均每人每天采摘花椒多少千克?
课件同步显示以上三个问题。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教师:前面两个问题刚才我们已经解决并理解了,下面我们重点探讨第3
个问题。(课件显示隐藏问题1、2,只保留问题3)请同学们想办法解决第三个问题,看你能想出哪些办法?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碰撞思维
教师:哪些同学愿意上台来汇报一下你的做法?
指名学生到台上汇报展示,汇报时让学生边板书边解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步骤,全班评议,教师在旁适时点拨或指导。
学生1:我用256÷4÷8 先求一人8天采摘了多少千克花椒。
=64÷8 再求一人一天采摘了多少千克花椒。
=8(千克)
学生2:我用256÷8÷4 先求4人1天采摘了多少千克花椒。
=32÷4 再求一人一天采摘了多少千克花椒。
=8(千克)
学生3:我用256÷(8×4)看作1人一共采摘了多少天。
=256÷32 再求一人一天采摘了多少千克花椒。
=8(千克)
(4)小结提升,找准关键
教师:看来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思路,思路不同方法就不同。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板书:理清思路是关键。)
2.解决问题②
(1)出示问题,引发思考
教师:小明的爸爸从市场上了解到今年的花椒每千克可以卖到9元,小明家的花椒今年可以收入多少元呢?(课件同步显示以上条件和问题)请大家仔细想一想,小明家花椒的总收入,还与哪些信息有关?
学生思考后回答:还与小明家有90棵花椒,平均每棵产花椒12千克有关。(学生回答后,课件闪烁图画中解决花椒总收入所需要的三个信息)教师:根据这三个信息该如何求出小明家花椒的总收入呢?刚才我们说过“理清思路是关键”,请同学们先弄清楚解决这个问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教师:谁愿意上台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指名学生上台汇报展示,边汇报边板书,教师一旁点拨或指导,重点让学生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依据了什么。
学生1:我用90×12×9 先算花椒的产量,用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1080×9 再算总收入,用单价×产量=总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