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16教育学之当代教育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发布时间:2024-10-12
发布时间:2024-10-12
目录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16教育学之当代教育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16教育学之当代教育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21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16教育学之当代教育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37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16教育学之当代教育学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52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16教育学之当代教育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67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16教育学之当代教育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7考研最新题型及历年试题难度出题。
——————————————————————————————————————————
一、名词解释
1. 道尔顿制
【答案】道尔顿制是由美国的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具体做法是:①改教室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②废除课堂讲授,把各科学习内容制成分月的作业大纲,规定应完成的各项作业;学生与教师订立学习公约后,即按自己的兴趣,自由支配时间,在各作业室自学;各作业室配有该科教师1人作为顾问,学生学习的进程分别由教师和学生记入学习进度表内,进度快的可提早更换公约,毕业年限亦因之缩短。③废除年级制,修业年限、毕业期限都是自由的。④重视学生身体及社会意识的发展。道尔顿制的优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其局限性在于:学生不易学到系统的知识;对教学设施与条件要求较高。这使得道尔顿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注重学生自学与独立作业的意向,对后来的一些教学形式和教学改革有着很大的影响。
2. 社会本位论
【答案】社会本位论是主张从社会的角度考虑人和社会的关系,把满足社会的需要当作教育的目的的一种价值取向。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孔德、涂尔干,德国的那托普和凯兴斯泰纳等。其基本主张是: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②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个人社会化;③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本位论看到了社会的作用却忽视了个体的价值,不利于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3.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案】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的一种属性。它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性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一定社会的教育不仅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力的制约,也可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等社会现象,促进或阻碍它们的发展。②教育是人类延续、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其存在的必然性不因政治、经济制度的更迭而改变。③教育的发展不仅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还要服从于自身内在的规律。④教育本身具有继承性。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但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⑤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
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4. 陶冶教育法
【答案】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陶冶教育法具有两个重要特点:①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真诚的爱以及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关怀和信任。②陶冶教育法是渐进的,而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它一经发生作用,成为心理定势稳定下来,就不易发生改变,而成为深刻而持久的人格特征。陶冶教育法把学生置于一定的活动情境中,这种情境必须具体、生动、形象、直观,而且要强烈的吸引着学生。这种情境从表面看是“无求的”、“自发的”,而实际上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安排的,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经过较长时间的熏陶,渐渐地达到陶情冶性的目的。陶冶教育法的方式主要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
5. 《普通教育学》
【答案】《普通教育学》是“现代教育之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一本教育专著。这本书是现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专著,它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在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论:由儿童的管理、教学和道德教育所构成的教育过程,兴趣的多方面性,教学形式阶段,教育性教学原则,由单纯提示的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所构成的教学进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教育学》主要侧重在伦理方面的探讨,而在心理方面相对薄弱,这与赫尔巴特早期以伦理学为中心的学术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6. 校本课程
【答案】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而言,它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其实质是更多地关注个体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能够使课程更加适应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生的生长环境较为密切,易于使学生接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7. 美育
【答案】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美化其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道德与智慧水平的教育。美育一般通过审美活动进行,即指导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鉴赏,发展审美能力,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即以具体、鲜明的形象感染、教育人,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育活动过程中具有愉悦性,可寓教于乐,使人赏心悦目,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美育以科学的审美观为指导,继承历史上有审美价值的财富并加以创造,可以丰富人类文化艺术宝库;能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结合,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8. 教育目的
【答案】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的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历史上教育思想家对教育目的有不同论述,大致可分两类:一是从社会的需要来认定教育目的,为社会本位论;二是从个体发展来确定教育目的,称为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的意义,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二、简答题
9. 简要阐述教育制度的含义及其特点。
【答案】(1)教育制度的含义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体系,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_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2)教育制度的特点
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制度相类似的特点,又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①客观性。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是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但是,人们不可以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而是要依据一定的客观基础,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决定。
②取向性。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是有其一定的取向性的。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制度的取向性主要表现为其阶级性,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应该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应该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取向特性。
③历史性。教育制度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又是一种取向的选择和体现,而客观性和取向性的具体内容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有不同的教育制度。
④强制性。教育制度作为教育系统活动的规范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
10.什么是教学,它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案】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11.简述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
【答案】对文化进行选择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主要表现在:
(1)教育根据培养人的规律进行文化选择。受教育者有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其中之一就是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育不能简单地用现成的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文化传递,而必须对文化进行选择和提炼,把教育内容加工成青少年易于接受的,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形式。
(2)教育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文化选择。文化本身是不断发展着的,其中既蕴含着精华,也包含着糟粕,既蕴含着有利于社会,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也包含着不利于社会,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我们的教育必须依据科学的、时代的、民族的、辩证的要求进行文化选择。
(3)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可以通过培养目标、教育过程、课程标准、教师群体等途径进行文化的选择。
(4)教育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一些新的文化因子总会被不断地充实到教育当中,而那些旧的不再适合社会或青少年发展的因子则会被淘汰。
12.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案】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下列基本要求:
(1)正确处理学生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实践。此外,指导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需要,设计具体的指导方案,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学生自主活动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仟、放仟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克服形式化倾向
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必要的工具,作用于客观对象的过程。学生的实践过程要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克服盲目性。认识是实践的基础,真知来源于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要切实克服活动形式化、表层化的局限性,需要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3)恰当处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规范性与开放性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本地和学校的实际,制定出学校、年级以及班级三类相互衔接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此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还具有开放性。一般而言,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展开,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产生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价值,并加以运用,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地方和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应当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方向感和更富有成效。
(4)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是相对划分,而不是绝对分割的。以融合的方式处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基本内容范围的关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课题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个基本要素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13.简述知识中心课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也可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有:
①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
②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知识中心课程流派主要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
①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其主要特点:a.提出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b.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而最有效能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由若干门学科组成的,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特定的组织。
②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那就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其主要特点:进一步阐明了名著课程和教材所具有的优越性,认为学习名著比学习一般教材更能对一个人的智力提出挑战,更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14.列举教育研究假设的二种分类方式,并简述假设表述的基本要求。
【答案】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好的、暂定的结论。
(1)教育研究假设的分类
①按照假设的形成逻辑,可分为归纳假设和演绎假设。归纳假设是在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的启示,进而概括、推论得出的经验定律;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出发推出新结论,是根据不可直接观察的事物现象或属性之间的某种联
系的普遍性,通过理论综合和逻辑推演而提出的理论定律和原理的假设。
,可分为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研究假设陈述的是②按照假设有无方向性(或倾向性)
两个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在研究假设中,呈现出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两类。方向性假设指出相关或差异的特点,而非方向性假设只简单地指出哪里存在一个相关或差异。
③按照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可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描述性假设,处于科学探索的最初阶段,主要是描述认识对象的结构,向人们提供关于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大致的数量关系的推测,是关于对象的大致轮廓的外部表象的一种描述;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与结果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这是比描述性假设高一级的形式;预测性假设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它是在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
(2)假设表述的基本要求
①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②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可操作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假设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
③假设必须是陈述句,而不能是疑问句。可以是肯定陈述,也可以是否定陈述;可以是全称肯定或否定,也可以是单称(部分)肯定或否定。
15.列举问卷设计中封闭式题目的三种答案格式,并各设计一个完整的题目。
【答案】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封闭式问卷包括以下几种问题型式:
,(1)是否式。把问题可能答案列出两极端情况,从中择一,“是”与“否”“同意”与“不
同意”。
示例:
你是班主任吗?
A.是
B.否
(2)选择式。从多种答案中挑选最适宜的一个或几个答案,然后做上记号。
示例:
你比较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限选三项)
A.新闻类
B.影视剧类
C.体育类
D.广告类
E.谈话类
F.歌舞类
G.少儿类
H.其他
(3)排序式。
示例:
请将下列行为依其对科学素质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并把排序结果写在左边的括号内。 ( )能坚持观察活动。
( )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 )能动手进行科技制作。
( )能识别迷信与伪科学的谬误。
( )能从自己身边做起,参与科学知识的普及活动。
16.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哪些异同?
【答案】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其异同具体分析如下:
(1)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相同之处
①二者都是为了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一代的成长。在教育内容方面,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都是为了将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维系和延续人类社会,同时使新生一代成长为社会化的人。它们都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教育共同的本质。
②二者都是根据当时社会阶级或是国家的教育目的来培养人的。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而无论什么时候的教育都要根据当时阶级或政府的教育目的来培养人。
③二者都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在古代和现代的教育中都是存在的。虽然其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各不相同,但基本的功能和作用都是一样的。
(2)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不同之处
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教育目的不同。在古代社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者和各种官吏,关注人某一方面的发展。而现代教育不仅培养管理者,还要培养技术人员和具有文化技能的熟练工人,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②教育内容不同。教育内容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古代的教育内容往往比较浅显、狭窄,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是相一致的。而到了现代,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内容亦丰盈而科学。
③教育方式方法不同。原始社会是口耳相授,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而到了现代,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教育方法的积极作用,诸如启发引导、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得到应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异同,从而在了解过去教育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未来。
17.简述布置和批改课外作业的基本要求。
【答案】课外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渠道。教师在布置和批改课外作业时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1)布置作业的份量要适当,习题要精选,体现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同年级各学科每天课外作业量应有不同的时间限定:小学一年级一般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七、八、九年级不超过90分钟,高中参照初中时间略有增加。各学科教师要注意沟通协调。
(2)布置作业要适合学生实际,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作业难易程度以中等学生为基准,以基本题型和巩固基础知识训练为主,适当增加发展思维的训练题。对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设计符合他们实际的选做题。
(3)应适当布置创新性和实践性作业,如:社会实践、小调查、小论文、小实验等。
(4)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应有明确要求:字体端正、美观,字迹清楚、整洁,书写规范;书写格式、步骤符合规范要求。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5)作业批改质量要高。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催交,及时批改,及时讲评。适当穿插当面批改,非毕业班坚持全批全改。应渗透心理教育,有适当的鼓励性评语或简笔画。杜绝不布置作业、不批改作业,或滥布置作业加重学生负担的现象发生。
(6)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教辅资料。每学科原则上只用一套教辅资料,教师要精心设计、编辑组合试题,不全用现成套题。布置给学生的资料练习题,要按时检查、批改或订正,充分发挥教辅资料的作用。
18.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的关系。
【答案】就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教育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是从个人出发,依据内在需要来确定的,另一种是从社会出发,依据外在需要来确定的。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强调从个人自身发展出发来规定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目的。社会本位论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规定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人,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作为自己的目的。
由于人们总是根据一定的利益和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的,同时由于教育本身又确实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功能,所以教育目的取向不同就必然的。但是,二者共同弊病是它们都把自己的出发点强调到了极端的程度,完全排斥和否定了另一面的合理性,因此二者都是不科学的。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只有把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社会化与个性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等等有机地统一起来,我们才能有可能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
三、论述题
19.用教育与社会关系原理,结合现实,说明高等教育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
【答案】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主要包括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竞争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国家的竞争力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同时高等教育又在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高等教育和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系
①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规模以及结构等最终是受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生产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也对教育提出客观要求,其中既有社会方面的,也有个人方面的。
第二,社会生产力对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有决定作用。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人才的规格最终是由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制约的。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更新,也必然带来高等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发展完善。
第三,社会生产力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决定着培养各种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现实条件。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基础直接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高等教育发展是无法脱离一个国家的现实的国际竞争力的。
②高等教育对提升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第一,高等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为国家提供一支能在科学上有发现、在生产技术上有发明的科学研究和设计队伍,并且这支队伍掌握和运用了先进生产方法的重大突破。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将直接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提高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和综合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不断走向普及化、大众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在这一方面的作用尤其突出。
第三,高等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高等教育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发挥着创造、发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功能。高等教育不仅是教学机构,也是重要的科研和生产单位。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高教学,这使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出人才、出成果的重要基地。
(2)高等教育和国家政治竞争力的关系
①高等教育的政治基础
第一,社会政治通过政治组织机构或团体,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一方面掌握政权的阶级,必然掌握着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也就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使教育为本阶级服务。另一方面,从政治、组织上直接领导控制教育。国家的政治状况和竞争能力制约着高
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社会政治通过法律形式,对高等教育发挥制约作用。一方面通过法律形式争取受教育权利。另一方面掌握政权的阶级,都要充分利用各种法律手段,包括教育立法,控制教育的领导权,确立符合本阶级意志要求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力一法。
第三,社会政治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国家通过政治宣传,设置政治理论课、公民课,组织政治活动等形式,直接对高级专门人才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行为习惯施加影响,从而培养政治统治所需要的人才。
②高等教育对提升国家政治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第一,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任何阶级和时代都要通过教育来造就合格的公民和统治人才,从而使受教育者具备阶级或时代所希望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思想意识。特别是高等教育所造就的人才中一部分要进入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组织管理国家各项事务,这部分人才对社会政治的发展有更为直接的作用。
第二,高等教育对社会政治有制造舆论的功能。一方面高等学府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聚集的地力一,师生对社会政治上的各种主张、思潮做出反应,对于进步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政治观点和政治变革,进行积极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扩大其影响,从而促进社会政治进步和变革。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政治的决策,即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确定有咨询作用。
第三,高等教育具有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功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普及化、大众化、民主化、法制化,这正是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体现。同时,高等教育还有通过传播民主政治,启发激励人们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等功能。高等教育不仅有传播民主政治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创造民主政治的机制和作用,是社会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国家法制的健全、民主的普及、思想的统一对于提升国家政治地位、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重要作用,而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3)高等教育和国家文化竞争力的关系
①高等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一,社会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的人民文化水平越高,对教育的需求程度也就会越高,而且文化的社会背景也对学校教育与社会联系发生影响。文化的发展,会加强高等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民族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作用。民族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传递的具体内容有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时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即价值观念和取向,将极大影响着人们对现代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地位的认识和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②高等教育对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第一,高等教育对社会文化有保存、传递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保存、传递作用,是通过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整理过程实现的。这促使人们更好地习得更多的社会文化,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第二,高等教育对社会文化有传播、交流功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播交流的最基
本、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交流,不仅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
第三,高等教育对社会文化有创造、更新的功能。通过高等教育能创造人们的新思想、新观念,形成社会文化;教育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为社会创造新的科技成果、发展社会文化;教育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具有创新精神的各方面人才。
20.学校管理工作有哪些方面?谈谈你对教学工作管理的意见。
【答案】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诸因素的最佳功能,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学校管理工作的水平,关系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发展前景。
(1)学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管理,它是学校管理的中心,主要内容有:抓好教学组织工作;领导好教研组工作;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领导和组织教务行政工作。
②教职工的管理,包括:合理安排教职工工作;教职工的培养与提高;教职工工作的考核。 ③学生管理,包括:思想品德的管理;学习、生产劳动、体育卫生和课外活动的管理。
④总务工作,包括:校舍的建设、维修和设备的购置、管理;生活福利工作;财务管理工作。 (2)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搞好教学管理具体应做到:
①以学校师生为主体,坚持制度感情管人
d.改革学生管理体制。如改革招生制度、完善学生学籍管理、严格转学制度等。
b.优化队伍管理机制。如改革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完善教师考评机制、改进教师培养机制、加强师德建设。
c.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如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队伍建设、修订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创新督导机制。
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坚持目标责任管事
a.加强教育目标管理。各校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学校领导管理、班主任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教研管理、后勤管理等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办法。
b.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要加强课程管理,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指导学生,因材施教。
c.加强教学改革管理。包括深化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深化家长教育研究与实践三方面。
d.加强教育科研管理。要加强校本教研、健全教研网络建设、支持一线教师开展符合教学实际、富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
③以科学发展为统揽,坚持服务和谐兴校
a.建立服务基层体系。
b.加强学校基础建设。各校在基础建设中,要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和发展规划,优先配备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馆等教学用房,加快教育信息化软硬环境建设。
c.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如加强对学校办公室和宿舍的建设与管理、加强对勤工俭学的管理,不断拓展学校后勤服务领域。
d.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努力把校园建成师生成长的学园、工作的乐园和温馨的家园。 ④各方面通力配合,创造最佳管理效果现代教育教学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方面的动态综合管理过程。它重在落到实处,各校要把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结合实际制定教育教学管理实施办法,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富有现代价值取向的教学管理模式。校长要集中精力抓教育教学工作,要深入一线、深入课堂,掌握第一手信息,增强领导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取得领导教学管理工作的主动权。学校各处室要加强对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积极探索教学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民主,更加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广大教师要以教育教学为天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看法。
【答案】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宏观体制改革和微观体制改革两部分。宏观体制改革是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学校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及权限划分的改革。微观管理体制改革即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以启动学校内部活力,提高办学效益为目的的,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对学校管理诸要素的思想原则、组织机构、重要制度等力一面陈旧的部分加以革新,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管理制度的自我完善。
①我国学校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建立起的各种体制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改革措施还不配套,因而还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全国而言,改革发展很不平衡,各地改革的力度和措施存在一定的差异。就地区之间、校际之间横向比较,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还很不平衡,改革的力度也存在一定差异。
第二,在实行校长负责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违改革初衷的问题。如有的学校或校长把校
,缺乏对校长的制约监督,造成校长大权独揽,独断专行。长负责制错误地理解为“校长说了算”
第三,投入不足与分配制度之间存在矛盾。有的中小学创收来源不多,投入改革的资金保障不足,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又出现了“大平均,小差距”的现象。
第四,聘任制与社会改革不同步。人才市场与社会保障机制尚不配套,待聘下岗人员交流的政策措施和管理网络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需要开辟富余人员就业渠道和开展转岗培训工作,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
,忽视“外改”第五,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缺乏总体蓝图,强调“内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
弊端源于外部宏观管理体制,其变革也受制于宏观管理体制。
②针对上述问题对我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改革的整体规划和总体设计,提高改革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减少盲目性。
第二,确立学校的法人制度,让校长逐步成为责、权、利统一的“办学自主、管理自主、用人自主、分配自主”的学校法人代表。
第三,确立校长待遇与办学目标、办学水平挂钩的制度,逐步让学校与行政级别脱钩,消除“官本位”影响。
第四,确立学校内部“依法治教、规范管理”的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科学评估体系,逐步减少管理环节中的“人治”痕迹,促进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五,以国家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机制的逐步建立为契机,完善学校内部教师聘任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聘用合同制度。
第六,在己经进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学校,在继续完善深化这项改革的同时,应及时将改革的重点转向教育教学改革,使改革的效益真正落实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22.根据下列材料各设计一个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和体谅模式的教案。
三班来了一个姓包的实习老师,能歌善舞,对学生特别和蔼。她来到学校不久,就在班上组织了一支舞蹈队,准备代表学校参加市团委组织的自编韵律操大奖赛。因为班里的男同学不够,包老师从她实习的另一个班里抽调了7名男生一道参加排练。韵律操由包老师编排,参加排练的同学也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兴奋、认真。三个星期以来,几乎每天下午放学
,大家牺牲休息之后都自动留下来,伴随着优美的乐曲排练了一遍又一遍。比赛前一天(星期六)
时间,聚在一起,进行了最后的排练。校长还特地前来看望大家,勉励同学们为学校争光,同学们笑着向校长表示有信心获奖,一定为学校争得荣誉。
可是,在比赛前发生了意外。一位评委走到队列前,问站在前排的冬冬“:你们是几个中队呀?”冬冬说:“有两个中队。”结果被取消比赛资格,包老师还受了批评。原来,按市团委要求,必须以一个中队为单位参加比赛。包老师向评委道歉,告诉他们:我们事先不知道必须以中队为单位参加比赛,我们因为一个中队的男生不够,才从另一个中队抽了几个人的。评委们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后,还是不让参加比赛。
大家默默无语跟着包老师离开了赛场,过了许久才有几个同学说话。有个同学说:评委太不讲人情了,我们又不是故意的,一个机会也不给。另一个说:我表弟那所学校从全校选人参加比赛,没有查出来,我们真是冤枉,白忙了几个星期不算,反过来还让学校受了批评。还有一个同学压低声音说:是呀,要是冬冬不实话告诉他们,一点事也没有。说不定,这会儿我们都站在领奖台上了。马上有个同学制止说:这事不能怪冬冬,要是老师知道不能由两个中队参加就好了……
这些议论包老师和冬冬都听到了,冬冬涨红着脸,放慢了脚步,一个人落在后面。包老师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觉得有许多话要跟同学们讲,跟冬冬讲。
【答案】(1)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教案
①教学目标
a.引导学生接受更高一级的道德推理方式
b.将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实践
②课型:讨论课
③教学重难点
a.阐释更高一级的道德推理方式并使学生接受
b.引导学生将道德判断运用于实践
④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工作一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水平:通过同学们的议论,包老师可以发现同学们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后习俗水平”的前一阶段一一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
a.导入:由比赛前后的情况引入,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b.运用道德两难问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请同学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充分的表达。
c.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先是总结一下同学们的观点,然后引入高一阶段的推理方式。
d.引导学生比较前后两种方式,进行相应的评价,并认同高一级的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e.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的道德推理方式运用于实践。
⑤布置作业:给出一个道德两难问题让学生分析
(2)体谅模式教案
①教学目标
a.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b.将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实践
②课型:表演课、讨论课
③教学重难点:
a.分角色扮演某一情境
b.对角色扮演者的反应进行评论
④教学过程
a.导入:由比赛前后的事情经过引入,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b.请同学们写下如果自己是情境中的一个人,那他会怎么办。
c.请同学来说一下自己的行动设想。
d.请一组作出类似反应的同学,分角色扮演该情境以及他们想到的随即可能发生的事情。 e.引导全班同学对角色扮演者的表现进行评论。
f.继续请其他设想的同学角色扮演,并全班评论。
g.师生共同总结:通过讨论各种不同的行动设想,让学生作出最终的判断。
⑤练习:
“你的一个熟人在你与别人说话时常常插嘴甚至试图改变话题,你怎么办?”
23.请谈谈你对学习教育学的认识与要求。
【答案】我认为学习教育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学习教育学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具体分析如下:
(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①学习教育学是为了指导教育的实践。教育学是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它是教育实践深刻的、正确的、完整的反映。因而,它对于教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②学习教育学又为学习其它的教育学科课程打下基础。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科中的基础课,它反映了教育现象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并对教育这种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只有以这种基本规律作为指导,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和理解其它教育学科的课程。并且使人们在教育学科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因为有了基础理论的武装,而更善于解决新问题,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在从事实际工作和学习新的学科方面,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
③学习教育学还将使人们逐步学会对教育的现象和实践作出科学的分析,逐步学会把教育的实际经验提到应有的理论高度,为发展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事创造性劳动,作好必要的准备。
(2)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①学习教育学首先要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学习教育学,就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认真钻研教育理论上,特别是要深入领会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去努力掌握教育学科发展中所己取得的全部知识财富,以期能为本门学科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具有丰富的知识。在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根据学习的需要,适当地参加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领会,并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培养相应的技能,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②此外,学习教育学还要处理好学习本门学科和其它学科的关系。教育这种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它各种社会的、自然的现象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反映教育这种现象的教育学也必然要与其它各门学科知识发生密切的联系。同时,教育学又是在不断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中发展起来的。要深入领会和掌握教育学的理论,就必须同时具备其它有关学科的知识,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史、各科教学法等。
③最后,要处理好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在学习中,一方面要认真读书,努力汲取前人所已取得的教育科学方面的成就;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学习者本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独立思考,把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正处于初创阶段,许多教育理论上的重要问题,还正通过各种试验、总结和学术讨论,逐步取得统一的认识。因此,学习教育学就更应当将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不为传统观念和现成结论所困,勇于探索本门学科中的各种新问题。
学习教育学的要求:
①学习教育学首先要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学习教育学,要求把主要精力放在认真钻研教育理论上,特别是要深入领会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同时,还应当根据学习的需要,适当地参加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领会,并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培养相应的技能,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上一篇:聚成培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