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分析

时间:2025-02-22

论文

外语界2005年第4期(总第108期)                              

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分析

王晓  张文忠3

提要:本文对20多年来(1980-2003)计,同时也对相关的论文集和著作进行了查阅,结果显示:(1);)规模呈发展趋势;(3)研究方法以横断、静态研究为主;(4);(5)研究以小而详的研究样本为主。分析表明,。最后,文章就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外语;学习动机;Abstract:onforeignlanguagelearningmotivationpublishedinmajordo2mesticFLTjinrelevantreferencebooksleadstothefollowingfindings:1)therehasbeenasteadyincreaseinthemberofresearcharticlesinthisfield;2)thereexistsadevelopingtendencyinthecontentandthescaleoftheresearch;3)alargeproportionoftheexistingresearchhasadoptedthecross2sectionaldesign;4)specialemphasishasbeenlaidonthestudyofundergraduatesinordinarycollegesanduniversities;5)researchsamplesareusuallysmall,thoughwithdetaileddata.Theaboveresultsindicatethatproblemsexistwithcurrentresearch,inclu2dingthelimitedscopeoftheresearchcontentandsubjects,andtheimperfectmethodologyemployedindatacollec2tion.Finally,suggestionsforfurtherresearchareproposed.

Keywords:foreignlanguage;learningmotivation;overview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112(2005)04-0058-08

一、引言

在对L2(外语、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中,外语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者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它受到了众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始于Gardner和Lambert。他们自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了学习动机经典模式。他们还编制了用来测试语言学习态度和动机的标准化工具AMTB(Attitude/MotivationTestBattery)。他们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成为此后三四十年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主导模式和研究典范。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Gardner等人的研究受到了挑战。这期间,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时代。动机研究不再局限于从社会环境角度看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的角度着手,而更多的是基于学校和课堂教育环境下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动机研究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成为一个研究的焦点。

二、国内近20年来的相关研究简介

我国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由于历史、政治等各方面原因,对外族文化持一种消极甚至排斥的态度,直到改革开放以

(项目编号3本文为肖云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课堂教学环境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为01JA740038)和“中国英语教育基金”第二批子课题“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下的中介语研究”项目成果(课题批号为20030924)

58

论文

                    ForeignLanguageWorldNo.42005(GeneralSerialNo.108

)后,才有所改变,对外族文化的兴趣开始增长,态度逐渐转变(束定芳,庄智象1996)。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所能查到外语期刊有限,只是查阅了1980年-2003年间国内11种外语期刊,如《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语界》、《外语学刊》等和一些相关论文集和

(桂诗春1985)、(王初明1991)等。我们将其中与著作,如《心理语言学》《应用心理语言学》

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文章归纳并逐一分析。

本文根据我国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发展情况,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我国早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从80年代的研究状况看,中国学者主要是在引入、,研究和发表论著。最早致力于此的专家当数桂诗春、,《心

(桂诗春1985)、(、(桂理语言学》《外语教育心理学》《》

(王初明(朱纯1994)等。从国内核诗春1991)、《应用心理语言学》心期刊来看,,其中有“心理语言学的研究

()(张正东1985),“和应用””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社会心((郑立华1987),“理分析””中国学生的外

1989)等。这些著作和论文大多是把外语学习动机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语学习模式心理因素来考虑,研究它在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2.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状况

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语学习者个性差异探讨的深入展开,人们开始关注语言学习者情感因素的研究,尤其是我国在外语教学重心发生了转移后,不再强调以教师和学校为中心,而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着重对学习者个人因素和学习过程加以研究。我们在查阅了20年来的资料后也发现,在这段时间里,我国的学者越来越关注对动机理论的研究,因而与此相关的论文也不断涌现。

1)从研究内容看

有以思辩性、理论性、综述性和介绍性为主的研究。刘润清(1990)介绍了西方语言学理论与研究成果,提到了移情性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王初明(1991)谈到了外语学习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需要以及教师在满足学生需求时应发挥的作用。他指出学习需求是产生动力的根源。华惠芳(1998)介绍了国外外语学习动机理论,提出证书动机是中国学生的主要动机。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可塑的;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是搞好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个人学习动机是社会文化因素的结果。因此,他提出了如何就外语学习的实际需要为外语学习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以提高外语学习动机。廉洁(1998)认为制约学习策略的学习因素有六 …… 此处隐藏:961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