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居住区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原理-2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null
居住区规划设计 - 住宅建筑设计专题 2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孙良 副教授
null
绪论 住宅房型设计 住宅楼设计 – 1 住宅楼基本构成 – 2 立面设计 – 3 住宅节能设计 居住区配套设施设计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一、住宅楼基本构成1. 住宅的层数划分规范划分 低层 1-3层 多层 4-6层 中高层 7-9层 高层 10层及以上 二类高层 10-18层 通俗划分 低层 1-3层 多层 4-6层 小高层 7-11层 一类高层 19层以上 高层 12层及以上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一、住宅楼基本构成 1.1 多层住宅楼 1)多层设置开敞楼梯间 我国城镇居民住宅楼,以6层居多,4、5层亦较为常见。 (住宅设计规范)7层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 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2)平面形式 梯间式、走廊式、点式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一、住宅楼基本构成(1)梯间式住宅 – 以楼梯间为中心,布置住户,住宅平面布局紧凑,公共交通 面积少,户间干扰少,相对安静,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一、住宅楼基本构成跃层 – 利用顶层做跃层,退台,减少日照间距 – 有效利用空间,丰富立面效果,带来很好的效果户内空 间变化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一、住宅楼基本构成转角处理 – 有效利用住宅楼两端的空间 – 打破单调的行列式布局,空间处理更加 灵活 – 有利于邻里空间的营造 – 主要朝向受到影响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一、住宅楼基本构成(2)走廊式住宅 – 以走廊连接多户住宅 – 通风效果不好,容易产生户间干 扰CUMT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德国 卡尔豪夫大学生公寓 1976CUMT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90创新-M居-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6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一、住宅楼基本构成(3)独立单元式住宅 – 又称点式住宅,由数户围绕一个楼梯 枢纽 布置独立建造的住宅 – 四面临空,可开窗外墙较多,有利于 采光通风 – 地形处理自由度大,便于零星基地 – 外墙面积大,不利于节能CUMT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一、住宅楼基本构成 1.2小高层住宅1)小高层设置一部电梯和开敞楼梯 12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幢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 因此,小高层以11层为界。 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 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 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2)小高层是目前特大城市比较流行的住宅楼形式 节约土地,提高绿化率 设置电梯,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居民 景观良好,空间丰富 3)平面形式和结构形式 平面形式多为板式 多为一梯两户或三户 结构形式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一、住宅楼基本构成 1.3 高层住宅1)高层住宅一般设置两部或以上电梯 12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幢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 12层及以上单元式住宅 当每一单元设置一台电梯时,应在12层设置连廊, 层及以上单元式住宅, 12层设置连廊 12层及以上单元式住宅,当每一单元设置一台电梯时,应在12层设置连廊,并 在其上每三层相邻的两单元的走道、前室或楼梯平台设置连廊。 在其上每三层相邻的两单元的走道、前室或楼梯平台设置连廊。 每单元不超过两套的12~14层单元式住宅,可直接在屋顶设置连廊。 12~14层单元式住宅 每单元不超过两套的12~14层单元式住宅,可直接在屋顶设置连廊。 12~18层的塔式、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且前室面积不应小于4.5平方米。 且前室面积不应小于4.5平方米。 且前室面积不应小于4.5平方米 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2)高层住宅优缺点 节约土地。提高市政设施利用效率 等 上下楼不便,居民交往少 等 3)平面形式和结构形式 平面多为条式、点式(“#”式,“米”式,蝶式,“Y”式,见下页图) 高标准的一梯两户、三户,标准较低的甚至多达十几户 结构形式多为框架、框剪、框筒、钢结构等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null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上一篇:FANUC0IMC参数及诊断
下一篇:《园林景观设计》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