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采薇》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采薇》教学设计
课题:《采薇》选自《诗经·小雅》 执教年级:高三 (1)(2)物理班
教材分析: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五单元(“亲情&故园”)中的第一篇课文,其充分展现了《诗经》的艺术特征和“思无邪”的亲情、故园情。
学生分析:对《诗经》的编订、体制、内容分类等已有一定了解,但在其艺术特点的鉴赏上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由于《诗经》编订年代较为久远,其中所蕴含的人、事、情对于目前的学生(尤其是理科生)而言比较难以感受和体会。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对《诗经》的基本内容进行系统复习 2知道“赋比兴”“重章叠句”的基本概念
3学会从“赋比兴”、句式和章法、叠字等角度入手,鉴赏分析《采薇》(即《诗经》)的艺术特点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阅读文章,学会鉴赏《采薇》中“赋比兴”“重章叠句”“叠字”的运用 2积累《采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体会古代戍边战士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家乡故土思念的真挚情感
2体会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对生命本体的关照以及对宇宙渺小人生的感伤 3理解家园亲情的深层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1对“赋比兴”、“重章叠句”的鉴赏
2感受体会古代戍边战士的真挚情感,体悟生命本体在历史、时空中流逝的无奈 3理解家园亲情的深层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1对“赋比兴”、“重章叠句”“叠词”的鉴赏 2挖掘诗境深层含义
教学时间:2个课时(80分钟) 教学媒体:PPT、板书展示 教学流程(活动)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修改2次而成。课前1次,课后1次】 教学流程以提问形式为主来表现
预习作业:阅读《采薇》,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的文字,有逻辑有层 次地写下来】 3 此部分必须以学生 自主回答为主,学生 回答讲评后,ppt 上 展示教师写的鉴赏例 文,要求学生当场抄 写下来
所 属 板 块 三 具 体 展 开 阶 段 2
所需 时间
对应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分析(设计 意图)
教师行为预设
学生行为预设
教学技 能要素
20mi 对叙述部 把握这 2 段 n 分 2 【行 在 情 感 上 军作战生 的变化,在 活】进行 内 容 上 的 分析 作用
四 具 体 展 开 阶 段 3
20mi 1 对最后 n 一段进行 把握,解 决“情景 反衬法” 和 “叠词” 的鉴赏, 体会诗境 的深层含 义 2 点一下: 家园亲情 的意义 3 圈划重 要字词
1 把握此诗 在间接抒 情上的特 色 2 训练鉴赏 能力 3 积累重要 字词知识
提问:a 从第四、第 五节中,能看出作者 怎样的一种心情?比 较前 3 段,有没有什 么变化?【如果有不 同的看法,比如厌恶 情绪等,可要求学生 注意第 4 段叙述中的 自问自答句,慢慢地 引入以自豪感为主调 的情感中去】b 这两 段的叙述内容对于前 三段起到了一个什么 样的作用? 1 阅读最后一段。提 问:a 用文中的一个 字来概括其抒情主 调。b 除了后半部分 的直接抒情外,此段 还有抒情的地方吗? 这里的间接抒情有什 么特色?【需要老师 帮助,包括:情景反 衬法& “柳” 意象的典 型意义】c 这一段除 了抒情方式有特色 外,在语言运用方面 还有什么值得我们鉴 赏的地方?
1 在把握 4.5 两 段的情感变化 上会有困难,会 有歧义 2 对问题 b,有 可能需要老师 来进行解答
集中注 意力, 提问, 讲授
阅读,交流,记 录
1 阅读,回答 2 对于情景手法 和叠词的鉴赏 会有一定难度, 但大致能说到 一点 听讲,体会,交 流,记录,圈划
集中注 意力, 提问, 讲授
【学生找不出的话, 老师提醒“叠词”, 然后请学生对 3 组叠 词分别进行鉴赏】学 生回答讲评后, ppt 上展示教师写的鉴赏 例文,要求学生当
场 抄下来 d 整首诗除了 表现痛苦的思归之情 外,还有什么更深层 次上的意义吗?如将 前 4 句放在宏观的时 间、宇宙中来看,你 还能读出些什么更深 层次上的味道?【需 要老师以讲授为主】 2 结合《乡愁》,点 一下家园亲情的意义 3 圈划文中重要的字 词
五 复 习 拓 展 阶 段
六 布 置 作 业
10mi 复习《诗 巩 固 知 识 1 让学生先讲,然后 回忆,回答,记 提 问 , n 经》的基 点 在 ppt 上完整展现 录 讲授 本常识 (包括《诗经》的地 位、 编订时间、 体制、 内容分类、 艺术手法、 影响、流传版本情况 等知识) 2 补充《诗经》的扩 展知识【《诗经》名 字的由来,每篇文章 如何取名 / 对《风》 《雅》《颂》的不同 语言风格和“双声叠 韵”“连绵词”进行 一个介绍 /通行的注 本/ 《诗经》 名句的默 写】 1min 布置作业 巩固、运用 布置作业:任选一个 记录作业要求 布置作 知识点 角度对《蒹葭》进行 业能力 鉴赏
板书设计:
《采薇》
选自《诗经·小雅》
追忆唱叹之作 思乡之情
叙述/抒情
1—5 6
戍边日常生活(1-3) 行军作战(4-5) 1—3
赋比兴 重章叠句
赋:铺陈直叙
比兴:借。。。。比喻。。。。 载体
重章叠句:感情回旋中递增 音韵和谐 一唱三叹 复沓结构 4-5
自豪之情
自问自答
解释“靡使归聘”的原因 6 哀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乐景写哀,哀景写哀 …… 此处隐藏:41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