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习题答案(第3版)

时间:2025-04-20

第二章 传质的理论基础

3、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可知:D∽pT

两种气体A与B之间的分子扩散系数可用吉利兰提出的半经验公式估算:

1

32

D

5

10 4

32

0 1.013 10Pa,T0 273K时各种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D0,在其他P、T若在压强P

D D0

状态下的扩散系数可用该式计算

(1)氧气和氮气:

P0 T P T0

V02 25.6 10 3m3/(kg kmol) o2 32

VN2 31.1 10 3m3/(kg kmol) N2

28

D 1.54 10 5m2/s1.0132 105 (25.63 3)2

P 1.0132 105Pa T 25 273 298K

5

P0 1.0132 10Pa T0 273K

(2)氨气和空气:

2-4、解:气体等摩尔互扩散问题

1.0132983

D 0.2 ()2 0.228cm2/s

1.0132273

D0.6 10 4 (16000 5300)2

NA (PA1 PA2) 0.0259kmol/(m s) 3

RT z8.314 298 10 10

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2s

R0通用气体常数单位:J/kmol﹒K

5、解:25C时空气的物性: 1.185kg/m, 1.835 10 5Pa s,

15.53 10 6m2/s,D0 0.22 10 4m2/s

D D0Re

P0 T 42

0.25 10m/sP T0

32

uod4 0.08

20605 6v15.53 10v15.53 10 6

Sc 0.62 4

D0.25 10

用式子(2-153)进行计算

shm 0.023Re0.83Sc0.44 0.023 206050.83 0.620.44 70.95

shmD70.95 0.25 10 4

hm 0.0222m/s

d0.08

设传质速率为GA,则

dGA d(dx)hm( A s A)

4

d2u0(d A)

l

dx

du0 A2d A4hm A1 A s A

l

2-6、解:20℃时的空气的物性:(注:状态不同,D需修正)

du0 A s A1

ln

4hm A s A2

1.205kg/m,3 1.81 10 5Pa s,

D D0Re

P0 T 1.013 10 293 4 42

0.24 10m/s 0.22 10 5

P T0 1.0132 10 273

3

2

5

32

0.05 3 1.205

9990 5

v1.81 10 1.81 10 5

Sc 0.626

D1.205 0.24 10 4

0.830.44

(1)用式shm 0.023ReSc计算hm

shmD0.023 99900.83 0.6260.44 0.24 10 4

hm 0.01875

d0.05

(2)用式sh 0.0395ReSc计算hm

13

uod

shD0.0395(9990)(0.626) 0.24 10 4

hm 0.01621m/s

d0.05

第3章传热传质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1

3

2

5、解:40C时,空气的物性 =1.128kg/m, =16.96 10m/s

03-6

2 106

1.18 10

16.96 10-6

Re

105 10

xc ,l 5 4.24m1.18 10R e转折点出现在 Re

因此,对此层流---湍流混合问题,应用式(2-157)ShL

u0l

(0.037Re0.8 870)Sc

3

查表2—4得,定性温度为35C时,

D

DOP0 T 42

0.264 10m/sP T0

3

3

2

Sc

D

10

16.96 0.640.264 10 4

-6

ShL

[0.037 (1.18 106)0.8 870] 0.64 1548.9

hmL

0.288 10 D

ShL 1548.9

10 L

4

4.46 10 3m/s

2

每m池水的蒸发速率为nA hm A S A

30 0.05116kg/m3 0.03037kg/m;40C时, A SA SC30时,

6、解:在稳定状态下,湿球表面上水蒸发所需的热量来自于空气对湿球表面的对流换热,即可得以下能量守衡方程式h(T Ts) hfgnH2O其中hfg为水的蒸发潜热

nA hm A S A S 4.46 10 3 (0.03037 0.5 0.05116) 2.14 10 5

nH2O hm( HO S HO )

2

2

T Ts hfg

hm

( S HO )

2

hH2O

2

3

hm1 Pr h cp Sc 又

S 5808于是 查附录2—1,当Ts=35C时,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力P

S

PSMHO

2

RTs

35808 18

0.0408kg/m

8314 308

0

第四章 空气的热湿处理

1、(1)大气是由干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汽混合而成的。我们称其为湿空气,其主要成分是:

氮、氧有、氩、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在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虽少,但其变化确对空气环境的干燥和潮湿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且使湿空气的物理性质随之改变。因此研究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在空气调节行业中占重要地位.

2、(1)湿空气的密度等于干空气密度与蒸汽密度之和。

PB

0.001315skg/m3

287TT

在大气压力B和T相同情况下,湿度增大时,湿空气的密度将变小。

天气由晴转阴时,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增加,由此降低了空气的密度,于是大气压要下降。 (2) 在冬季。天气干燥。水蒸汽在空气中含量减少,而且温度T也减少了,所以密度增加了,于是冬季大气压高于夏季的。 4、(1)会有凝结水产生。

(2)由附录4—1可知:当房中漏点温度为9.5 ℃ 而冷水管表面温度为8℃ 所以会有凝结水产生。

(3)若想管道表面不产生凝结水,则可以对房间内空气进行除湿。 5、

由附录4—1可知:湿空气20℃ 湿空气15℃,

1=50%时,i=39kJ/kg(干空气) ;

2=90% 时,i=39kJ/kg(干空气); 所以空气的焓值没有发生变化。

t

6、由已知得,ε=Q/W =14000/2=7000 (kJ/kg) 由初始状态B=0.1MPa, 1=18℃, 终状态

1=50%

t2=25℃,查 附录4—1 得 2=40%,i2=45.5 kJ/kg(干空气) d2=7.9g/kg(干空气)

第6章 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

1、解:间壁式 换热器从构造上可分为:管壳式、胶片管式、板式、板翘式、螺旋板式等。 提高其换热系数措施:⑴在空气侧加装各种形式的肋片,即增加空气与换热面的接触面积。⑵增加气流的扰动性。⑶采用小管径。 9、解:

Cp1 Cp2 4200J/kg KQ放 Q吸

G1C(p1t1-t1)=G2Cp2(t2-t2)

2000 (80 t1 ) 3000 (30 …… 此处隐藏:303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习题答案(第3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