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

发布时间:2024-10-11

思修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问答题与论述题专项练习

绪论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2、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的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3、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1)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四个全面: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全面深化改革3.全面依法治国4.全面从严治党

(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4、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各层面的价值追求: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3)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的基本特征。

(4)意义:

1.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5)怎么做: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人心工程和灵魂工程。

大学生应该:

1.深化理性认知,准确把握基本内容、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增强价值判

思修复习资料

断力

2.增进情感认同,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明确时代和人民赋予的责任

3.注重实践履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化于行、外化于行。

第一章

1、简述理想与实践的关系

(1)一方面,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是人们一定的社会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2)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3)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

2、简述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1)理想与信念是有区别的,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①理想指向未来,与奋斗目标相联系

②信念面向现实,与奋斗目标想联系

(2)理想与信念是相联系的,总是如影随形、相互影响的

①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

②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③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

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3、简述理想与信念的意义

(1)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引导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既定人生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

4、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多优秀品质: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崇高性、开放性和实践性(2)(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3)(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生命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平民化的成果。

(4)(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使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基本特征。

(5)(预见性)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思修复习资料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一种理论学说、一种制度、更是一种实践,需要千百万人一代又一代不懈的努力。

5、简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在整个理想系统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而个人理想则是从属于社会理想。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是个人的联合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密不可分。社会理想不失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由外在力量加强的,而是建立在众人个人理想基础之上的,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之中。

(3)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人的需要,只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统一的青年才能够在涉水上大有作为。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目标。

(2)二者的关系: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

前途。

(3)成长成才与中国梦的关系:

大学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只有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才能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理想。

(4)怎么做:1)立志当高远2)立志做大事3)立志须躬行4)伟大出自平凡5)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梦,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成才之梦。

(5)联系实际

7、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1)第6题要点

(2)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3)大学生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挑战:当代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发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

8、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将理想转化为现实。

思修复习资料

(1)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3)正确对待实现理想的长期、艰巨和曲折性

(4)良好的心态是实现理想的情感基础

9、如何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1)在理想的实现过程中,有顺境也有逆境,存在有利因素也存在不利因素,顺境与逆境是一种客观存在

(2)处理好逆境和顺境的辩证关系,因为逆境和顺境相互包含,他们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对待顺境和逆境的学问

①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

完善自己的方式

②迎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

第二章

1、论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重要意义:①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③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④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1)大学生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最根本的是要努力做忠诚的爱国者

(2)做勇于创新的实践者

(3)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弘扬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

3、论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含义: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思想觉悟、深厚感情、坚强意志和行为表现,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使人们对自己故土家遇难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

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表现: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基本要求)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核心要求)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素质要求)

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①千百年来,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就是深深融入民族意识之

思修复习资料

中的爱国主义传统

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④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1)爱国主义的概念

(2)爱国主义的功能作用

(3)基本内容(科学内涵)

(4)心理构造

(5)如何做①推进祖国统一②促进民族团结③增强国家安全意识④自觉维护国家利益(6)联系实际

5、简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①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②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③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④只有不断注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6、爱国主义具有哪些时代价值?

①千百年来,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就是深深融入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传统

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④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7、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①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解放思想)

②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创新的意识)

③树立以改革创新为目标的志向(创新成果)

(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①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②在改革创新中奉献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①要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

②要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这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

③要积极投身实践,这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第三章

思修复习资料

1、简述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1)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2)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

(3)同时世界观反映世界观,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改变,往往会导致其世界观发生变化

(4)方法论:大学生应在人生实践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建设

2、简述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单选题)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对人的行为活动起定向作用。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有三种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积极、消极、低俗的、(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评价标准,人生目标的评价不应取决于向社会与他人的索取,而是取决于对他人、工作的奉献。

3、简述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1)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2)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4、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1)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倡积极地人生态度

(2)大学生应具有的人生态度:

①人生须认真

②人生当务实

③人生应乐观

④人生要进取

5、如何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1)人生是指整个生命流逝过程及其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2)人生过程是一个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

(3)人生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4)人生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

(5)正确认识人生矛盾,要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

(6)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人生,我选择为人民服务的人生

6、论用科学的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1)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2)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人生观的本质问题

(3)为人民服务反映了无产阶级人生观与道德观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4)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5)科学人生观的内涵:

思修复习资料

①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②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

③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7、简述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1)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

(2)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保障

(3)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

8、论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有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根本和基本评价

(2)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3)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4)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正是对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的一种具体化

(5)人生价值的评价,不是看一个人向社会索取的多少,而是看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是多少

(6)人生价值的原则或评价方法(可单独出题)

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的原则

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共享相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的原则

④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的原则

9、论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个体自身条件主要包括: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方面

(3)人生价值的条件还包括自然条件

(4)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个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其人生价值实现程度

第四章

1、简述道德的劳动起源论的基本观点。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1)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思修复习资料

(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

2、论道德的本质。

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

(1)道德是社会经济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2)一方面,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相应的道德体系的性质

(3)它所体现的利益关系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4)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或多或少地会打上阶级的烙印

3、论道德的个体功能和社会作用

个体:

①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

(1)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2)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的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

(3)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社会:

②此外,道德还具有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辩护和沟通的功能

③总之,道德的这些功能都可以纳为道德的教育功能

(1)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4)道德提高人的精神、促进人的自身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5)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关系

4、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5、论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名如何继承优秀传统)

(1)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2)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3)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古为今用)

(4)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洋为中用)

(5)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

思修复习资料

(6)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否定全盘否定、盲目排外,在皮批判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其对今天的中国有积极意义的精华

6、谈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以经济发展的唯一目标。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2)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4)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7、结合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谈谈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1)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

(3)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4)养成借鉴的良好习惯

(5)自觉学习道德模范

(6)联系实际

第五章

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1)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

(2)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3)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4)联系实际

2、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3、网络生活有哪些道德要求?

含义: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网络秩序而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进行健康的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网络沉迷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4、如何认识恋爱与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要求?

思修复习资料

恋爱:(1)尊重人格平等

(2)自觉承担责任

(3)文明相亲相爱

家庭:(1)尊老爱幼

(2)男女平等

(3)夫妻和睦

(4)勤俭持家

(5)邻里团结

5、大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1)避免混淆爱情与友情的界限

(2)摆正恋爱与学习的位置

(3)维护爱情纯洁,避免过度的情感功利化

(4)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5)失恋不失志,不失态,不失学,不失爱

(6)处理好几种关系:①恋爱与学习的关系②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

③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6、论个人品德形成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①家庭教育②学校教育③社会道德教育④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⑤社会实践

方法:①道德认识提高法②道德实践锻炼法③道德习惯养成法④道德修养法⑤道德意志培养法⑥道德评价法

个人品德的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

个人品德的作用:1.对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推动作用

2.是个人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3.是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7、论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1)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2)加强道德修养是个人品德形成的最佳途径

(3)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4)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①学思并重的方法②审察克治的方法③慎独自律的方法④积善成德的方法

⑤知行统一的方法

(5)自觉参加社会实践,道德修养要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想联系,与人们具体的道德行为相联系,与人们的全部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

(6)自觉地向道德模范学习

(7)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

第六章

思修复习资料

1、论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本质:

(1)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即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所体现的意志(3)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特征:

(1)法律是调整主要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2、论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从体现的法律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统一性的统一

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1)(阶级性,人民性)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时代性)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3)(法律结构上的完整性和多层次性)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4)(继承性和借鉴性)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5)(动态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4、论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2)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3)此外,还有指引、预测、评价、教育、强制等重要作用

5、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1)法律制定

(2)法律执行

(3)法律适用

(4)法律遵守(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①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力②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6、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人权保障原则

(4)法制原则

思修复习资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7、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制度有哪些?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单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2)坚持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构成?

①宪法为统帅②法律为主干③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

④多个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第七章

1、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有哪些?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观念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的观念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现结合观念

(4)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法治国的观念

2、如何理解法制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是一种融法律的价值属性和工具理性与一体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

特征:

(1)正当性思维

(2)规范性思维

(3)逻辑思维

(4)科学思维

3、法制思维与人治思维有和区别?

(1)在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国家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人治思维则认为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

(2)在价值上,法治强调几种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而人治则强调个人说了算的转断思维,少数人集权

(3)在方式上,法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而人治则按照个人意志和情感进行治理

思修复习资料

(4)在标准上,法治是以法为标准;人治则奉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

4、论法制思维的基本内容(选择题)

(1)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和规则意识两方面

(2)一般来讲,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前三个价值取向),人权保障、正当程序(后两个规则意识)

5、论法律至上的法制思维方式

(1)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

(2)任何规范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表现为普遍优越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6、论权力制约的法制思维方式

(1)权力制约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利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也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违法受追究,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权力不许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养成权力制约思维,对于自觉运用权利、用于监督权力意义更大

7、论公平正义的法制思维方式

(1)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个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2)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救济公平

8、论培养法制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4)养成守法习惯

第八章

1、什么是法律权利?有哪些特征?

(1)权利就是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允许权利人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义务人所保证实现的法律手段

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2、什么是法律义务?有哪些特征?

思修复习资料

(1)义务与权利相对应,是指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承担的责任

(2)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

特征

(1)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3)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4)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3、如何认识法律权利和人权的关系?

(1)人权是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2)法律权利只有符合人权保障的精神和要求,才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

(3)人权只有上升为法律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

4、大学生要树立怎样的人权观?

(1)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念,澄清模糊认识

(2)人权是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3)人权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发展中国家不猛追捧发达国家的人权,发达国家也不能按照自己的评价标准看待发展中国家的人权保障

5、如何认识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互利共赢)

(1)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既是法律权利的主体,也是承担法律义务的主体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

(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

6、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有何特点?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广泛性、平等性、现实性和一致性四大特点

7、我国宪法规定了哪些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4.公民的人身自由

5.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

7.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8.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特殊保护

9.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利益

基本义务:

思修复习资料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照法律纳税

8、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1)选举权

(2)表达权

(3)监督权

(4)民主管理权

9、我国公民享有哪些人身权利?

(1)生命健康权

(2)人身自由权

(3)人格尊严权

(4)住宅安全权

(5)通信自由权

10、我国公民享有哪些财产权利?

(1)私有财产权

(2)继承权

1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社会经济权利?

(1)劳动权

(2)休息权

(3)社会保障权

(4)物质帮助权

12、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宗教信仰权和文化教育权?

(1)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文化教育权主要指接受免费教育义务教育权,但也包括接受中等技术和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权利,以及选择教育机构的自由和平等享有受教育机会和待遇的权利

20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