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对会计学发展的影响(2)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2010年写 报告 概要(中英文)
三.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⒈对会计理论方法的影响。
其中,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
⑴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现代会计理论主要是以微观经济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现代会计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经济主体,来透视其通过市场进行的主要活动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这也是FASB概念框架所采用的观点。
⑵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宏观经济学也称为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方法试图从一个比企业更广阔的范畴上,如一个行业或一个国家,来解释各种报告程序对经济计量和经济活动的影响,如投资减税额的处理。
⑶无论微观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有一个基本前提: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具有不可避免的影响。一旦会计信息失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从微观角度来看,假如企业的会计信息是虚假的,那么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使微观主体无法掌握实际情况,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潜在的危机,严重影响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最终损害国家利益。
从宏观上讲,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使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正常运行环境受到破坏,导致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法规与实际状况背离,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和贯彻实施,影响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国家的投资决策和财政收入的实现,从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引发会计信息信任危机。
2001年十月,安然公司爆发震惊世界的财务丑闻,原因便是公司管理层与其所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联手编造虚假财务信息,虚报利润,隐藏负债,最终导致安然公司破产。
⑷由于微观经济方法不能包容企业对社会的所有影响,如环境污染的成本问题,失业的成本问题,影响健康的工作条件等社会问题。上述这些问题通常在会计报告中得不到揭示,便利用企业社会会计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经济环境需要所产生的会计理论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强调会计方法的社会影响,即强调会计信息要能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或反映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一方法是把“公正性”概念扩展到“社会财富”、“社会福利”方面,并强调会计技术和方法的社会效应。
⒉对会计职业的影响。如:
成本会计的产生。重工业的发展与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企业的制造费用激增,成为产品成本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伴随着企业生产的日益复杂化,制造程序与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也相应复杂。这些变化都对成本会计制度的出现提供了契机。最终,以存货的计价作为突破口,形成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除此以外,还有根据不同经济学需要而产生的会计,如网络经济学会计、环境经济学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