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时间:2025-07-05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

0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气将逐渐回暖,广阔的大地将呈现一片万象更新的景象,也标明一年的农事活动的开始。俗话说:“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02雨水: 气候逐渐回暖,雨量开始增多,结束了冬天少雨的现象。

03惊蛰:春意渐浓,气温升高,春雷也开始轰鸣,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开始出土活动,过冬的虫卵也快要孵化了。

04春分:春季日夜千分的意思。在春分这一天,全

球各地昼夜都各为十二小时。此后,白天逐渐增长,夜间逐渐缩短。 05清明:气温已变暖,草本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06谷雨:降雨量逐渐增多,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所谓“雨生百谷”就是这个意思。

07立夏:风和日丽的春天已经过去,夏季开始,炎热的大气即将来临,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08小满:农作物欣欣向荣,长得丰满可爱。由于暴雨已开始,江河易满。

09芒种:“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收割麦类作物和播种稻谷。有人把芒种说忙种,由于这时候是耕种最忙的季节,意思也是可相通的。

10夏至:炎热的夏天到来了。夏至这一天,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这个时期日长夜短。

13立秋: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14处暑: “处”是终止的意思。炎热的暑天已过去,天气渐渐转凉。

15白露: 天气更凉,空气中的水汽,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16秋分: 秋季日夜平分的意思。在秋分这一天,全

球各地昼夜都各为十二小时。此后,黑夜逐渐增长,白天逐渐缩短。 17寒露: 露水更浓,天气逐渐由凉转寒。

18霜降: 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 19立冬: 冬季的开始。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20小雪: 到了冬季,北方开始降雪。

21大雪: 降雪要来得大些。

22冬至: 最冷的冬天要来了。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