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潜水位线判读及应用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潜水及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专题
考点一:潜水的埋藏深度
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地面到潜水面的垂直距离。
因为等高线的数值代表该线上各点对应的地面海拔高
度,等潜水位线的数值代表该线上各点对应的地下潜
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
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考点二:潜水的流向
潜水是一种重力水,它的流动性主要是因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其在流动时总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且沿最大坡度方向流动。因此有: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考点三:潜水的流速
因为潜水是一种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其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所以潜水的流速取决于潜水面坡度的陡缓。在同一幅等潜水位线图中,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考点四: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对于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有如图三种基本关系。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在A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两侧的潜水补给河水;在B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潜水,因此河水补给两侧的潜水;在C图中,河流右岸潜水面高于河面,左岸潜水面低于河面,因此河流右岸潜水补给河水,左岸河水补给潜水。
考点五:水井和排水沟位置的选择
①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 ②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
③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④一般沿等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在解决此问题时,首先要判断潜水的埋藏深度,其次标出潜水的流向,以确定潜水的汇集区和各地点汇水面积的大小,最终确定取水点(即水井)的最佳位置。
判断图中水井(1, 2, 3)和排水沟(4,5)是否合理?
考点六:人类活动对潜水的影响
潜水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内即可恢复更新,属于可再生资源。人们只要合理开采就可保证永续利用。但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开采,则会引发一些环境问题,如过度开采地下潜水、开采速度超过潜水的自然补给和恢复速度,就会引起潜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漏斗区即是指地下水位明显低于周围地区,潜水面呈现漏斗状曲面的地区,如图。更为严重的是,超采地下水还会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或倒塌,如果在沿海地区,还会引发海水倒灌、地下水变咸等。
等潜水位线练习
1.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正确表示了潜水的流向
B.图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C.图中Q点的潜水位为20米
D.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丘陵和山地
2.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
最佳地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
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3~5题。
3.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4.从图1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5.该图显示的时间可能是
A.4~5月 B.6~7月 C.7~8月 D.12~1月
读下图,回答6—7题(在地形图上,将某一含水层中承
压水位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称等水压线)
6、图中能正确表示承压水流向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中a、b、c、d四口井中,水最可能自
动流出的是
A、a B、b C、c D、d
读图一回答8-10题
8、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
A.10米 B.5米 C.2.5米 D.0米
9、地下水流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排水沟位置选择不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 ④
图二为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潜水的流向主要是:
A.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C.自西向东 D.自南向北
12.在A. C.D. E.四点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A.A点 B.E点 C.C点 D.D点
13.如果在BCDE四点打井,
考虑地形及地下水水位离地 面的距离,最容易打到水是:
A.E点 B.B点 C.C点 D.D点
左图是世界某区域,区域内有著名湖泊,右图表示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4、15题。
14.影响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变化 B.人为影响
C.降水变化 D.风沙影响
15.近年来,①②两线的距离逐渐靠近,最可能
的原因( )
A.该地区冬季降水量减少
B.该地区夏季降水量增加
C.河流入湖泥沙量增多
D.农业结构发生改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6.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8月10日,澳大利亚南部古尔瓦附近数千民众10日举行集会,“哀悼 …… 此处隐藏:3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近世代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