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途径与方法
时间:2025-05-02
时间:2025-05-02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途径与方法
张奎明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
(一)专业性职业与教师的专业特性
1.何谓专业性职业
2. 教师的专业特性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1.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2.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认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教师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
1. 形成教师自己个体的教育学
(1)教师个体教育学的涵义
(2)教师个体教育学与一般教育学的关系
2. 形成教师个体化的教育教学风格
3.拥有教育机智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终身学习
(二)实践与反思
(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四)同行交流与合作
结语: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
(一)专业性职业与教师的专业特性
1.专业的概念
专业(profession)一词最早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原始的意思是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信仰。德语中专业一词是beruf,其含义是指具备学术的、自由的、文明的特征的社会职业。专业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一种职业能否被社会认可为一门专业是有条件的。
2.专业性职业及其特征
(1)专业知能:专门的知识,技能,能力
(2)专业道德:独特的可操作性的行业规范
(3)专业训练:经过长期的专门学习和实践
(4)专业自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有相对决策权
(5)专业组织:为行业制定规范,维护自身的权力
(6)专业宗旨:以服务社会为基本宗旨。通过良好的社会服务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回报
专业人员与熟练工的区别:
熟练工工作对象不是能动主体,工艺过程可以强记;根据既定工艺,熟练操作;
专业人员工作对象往往是能动主体,或者复杂性事物;用自己的头脑,根据规律,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选用不同的工作对策,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 教师的专业特性
(1)教师是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教师是一个独特的专业
1994年1月1日《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教师的专业特性
2. 教师的专业特性
(1)教师专业定位
教师是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教师是一个独特的专业,从根本上说它不同于其它任何一项职业
(2)教师的专业特性
教师职业缺乏神秘性,人们对教师的工作有着相当的了解
教师职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受到来自外部的较多的约束和制约
教师属于具有高度复杂性职业,表现为教师职业目标的多元性,发展性;职业对象的多样性等
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明显个体性、情境性、发展性特点
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人格化特征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1.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1)概念
将教学工作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把教师视为一个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确立与完善专业成长的自觉意识,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致专业成熟的境界。
(2)教师专业发展还意味着:
教师职业发展从外在的功利性追求,转向自身的素质提高和质量改善
教师职业发展己从外在转向内在,即从强调外在的专业培养培训,转变为以教师的自我定向自主发展;
教师职业从被动转向主动,即不是以强制的约束而是以自觉的发展为动力。
2.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
(1)专业道德
教师专业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是这个专业的一个重要标准.教育实践后于道德实践,教育活动首先是项道德活动.正如古德森所说:"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的和伦理的专业,新的专业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为指导原则.
(2)专业知识
舒尔曼的教学专业知识分类:
1.学科知识
2.一般教学知识
3. 课程知识
4.学科教学知识
5.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
6.教育情境知识
7. 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
通过实证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名师)与低成效教师间的不同:
P.L.格罗斯曼将学科教学知识(PCK)解析为四部分
① 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和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 ② 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理解和误解的知识
③ 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
④ 将特定学习内容显示给学生的策略的知识
(3)教师的专业能力
叶澜教授认为教师专业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其二,组织管理能力
其三,教育研究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认识论
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是一种简单的、被动的镜面式反映,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认识过程,个体对客观实在的认识是基于自身经验或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对世界的一种“创造”。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原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四)教师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
上一篇:《操作系统》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