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详解(全国卷1)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参考答案
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42分)
一、1、 D 2、 D 3、 D 4、 B 5、 A 6、C
二、7、 D 8、 D 9、 C 10、D
三、11、A 12、B 13、B 14、 C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8分)译文: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
16、(6分)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17、(任选两小题)(4分)
⑴长使英雄泪满襟 ⑵心有灵犀一点通 ⑶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五、(18分)
18、(4分)答: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这种思乡之情以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
19、(4分)答: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
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抚今追昔、物是人非、深沉悲凉)
20、(6分)答:作者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
作者思念家乡,尊重家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的人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兴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
21、(4分) A D
六、(12分)
22、(4分)答: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中国3 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此次论坛将紧密结合经济热点的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 质量 名牌”为主题,聚集经济、科技、学术、文化等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
23、(4分)(略)
24、(4分)第一题: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 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七、作文(60分)
作文评分:20(内容)+20(表达)+20(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