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地基处理与桩基础工程

时间:2025-05-03

建筑施工技术

项目2 地基处理与桩基础工程· 掌握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适用条件及质量 检查 · 了解桩基础的分类,掌握其施工方法、适用 条件及质量检查 · 掌握基础工程常见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

预备知识

一、地基处理常用方法: 换填垫层法、重锤夯实法及强夯法

(1)换填垫层法 适用条件:

(1)地基土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强度和 变形的要求,而软弱土层厚度又不大时。 (2)浅层地基的处理,深度控制在3m以内 换填材料:砂石垫层、土垫层、粉煤灰垫层 和矿渣垫层

(2)重锤夯实法 利用起重设备将夯锤(1.5-3t)提升到一定高度

(2.5-4.5m),然后自由落锤。 使用范围: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砂土、 杂填土和分层填土;也可用于消除湿陷性黄 土的表层湿陷性。

(3)强夯法 利用起重设备将重锤(8-40t)提升到较大高度

(10-40m)。 改善地基抵抗振动液化的能力、消除湿陷性 黄土的湿陷性的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 注:对淤泥和淤泥质土不适用,不宜在繁华 地带采用。

二、桩基础以承受上部结构的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

桩基础是用承台或梁将沉入土中的桩联系起来,

当天然地基土质不良,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和 强度方面的要求时,常常采用桩基础将上部建筑物的 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大的土(岩)层上,以保证建 筑物的稳定和减少其沉降量。同时,当软弱土层较厚 时,采用桩基础施工,可省去大量的土方开挖、支撑、 排(降)水设施,一般均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因此, 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

桩的分类

1-桩按传力及作用性质不同分为端承桩和摩擦 桩 1)端承桩——承载力主要由桩的端部提供,一 般不考虑桩侧摩阻力的作用。穿过软弱土, 到达深层坚硬图层。 2)摩擦桩——悬浮在软弱土层中,外部荷载主 要通过桩身侧表面与土层的摩阻力传递给周 围的图层,桩尖受力一般不超过10%。

端承桩与摩擦桩的区别: 1、受力方式不同 2、施工控制不同端承桩以控制贯入度为主,桩尖进入持力层或桩尖标 高作为参考;摩擦桩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以控 制贯入度为参考。

2-按施工方法不同分类 预制桩-包括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

钢管或型钢桩等 灌注桩-现场机械或人工成孔;包括钻孔、挖 孔、冲孔、沉管和爆扩等

3-按成桩方法不同分类 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

任务2.1 地基处理工程 了解换填垫层法、重锤夯实法及强夯法的适

用范围 掌握换填垫层法、重锤夯实法及强夯法的施 工工艺

2.1.1 砂石换填换层法施工流程 材料准

级配良好,质地坚硬,含泥量不

超过5% 换填施工 通过室内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 和最优含水量,然后再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 系数确定设计要求的干密度,以此作为检验 砂石垫层质量控制的技术指标。砂和砂石垫 层首选振动法。 质量检验 分层进行,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 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2.1.2 重锤夯实法施工流程现场试夯,面积10mx10m,不少于2层,确定符合 设计密实度要求的夯击参数。 基坑夯实范围超出基础边缘0.5m。预留土层,一般 为试夯时的总沉降量加50-100mm。 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以 内。 基坑周边做好排水措施。 夯击按顺序进行,先外后里,先深后浅。 注意边坡稳定,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冬期施工防冻。 质量检验

2.1.3 强夯法施工流程 试夯-选取有代表性的区段,对比分析,确定

强夯施工参数 平整场地,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 线的位置标高 遵循一定的控制标准 场地平均下沉量要符合要求 有专人负责监测工作

2.1.4 振冲法施工流程利用振动和水冲加固土体的方法称为振冲法 分为振冲挤密法和振冲置换法

机具的准备-振冲实验-定桩位-成孔-清 孔-振密

任务2.2 桩基础工程 了解桩的制作、运输、堆放 了解关注桩的成孔方法 掌握预制桩、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项目2-地基处理与桩基础工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