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历史期末试题(3)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座号 线 考场 封 密 姓名 班级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历史试题(命题人:孔超 审核人:满颖风)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37.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或会议名称。
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引起全国上下不满的方针是 ⑵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⑶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⑷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⑸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
⑹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
38.英雄的形象是高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的 和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 等战斗英雄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 和“两弹元勋” 等人,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三、材料分析(本大题共4小题。第39题14分,第40题14分,第41题12分,第42题14分共54分)
39. (共14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右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8分)
初二历史试题(共8页)第7页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结合上面两幅图片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40. (共1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
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
材料二: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4分)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则于A点召开。这次会议是哪次会议?(2分)
(3)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什么样的文艺发展方针?(2分)
(4)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结论是在年代尺上哪一点年份上提出的?提出者是谁?他在C点代表年份做出了什么样的历史贡献?(6分)
初二历史试题(共8页)第8页
上一篇:06使用组策略管理用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