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配置方案研究(5)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RS422电平方式、RS232电平方式四种形式。IRIG-B直流码每秒1帧,包含100个码元,每个码元10ms;过去主要用于给某些进口保护或故
ABB公司的障录波器对时。如GE公司的保护、
Hathaway公司的故障录波器、Alstom公司保护、
的保护、惠安公司的自动化装置及故障录波器、B方式对时的优点是,西门子设备等。IRIG-不需
没有网络延时;任意的线缆断线故障要交换机,
只影响较少设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能够达到的对时精度为:秒脉冲上升沿时刻的误差不大于1μs,故可以满足各二次系统设备对时精度的要求,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技术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它的实现需依靠单独的硬接线,故其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中的应用有局限性,需要较多光纤和电缆进行直连,因而无法实现数据共享。目前几乎所有国产保护、故障录波B对时信号。器及其他二次设备都可使用IRIG-5.2
IEEE1588对时
IEEE1588技术基础来源于Agilent公司,在2002年底发布。它定义了一种网络化测量和控制系统中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通常称为PTP(精密时间协议),能够达到亚微秒级的同步精度。协议中定义的各类同步报文均是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与网络协议(UDP/IP)多播报文发送的,因此尤其适合于在以太网上实现。在实际工程中使用IEEE1588对时方案的优点在于:
(1)IEEE1588为消除或削弱分布式网络化测控系统各个测控设备的时钟误差和测控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延迟提供了有效途径。只要按照这个规范去策划和设计网络化测控系统。则测控系统的时钟同步精度可以控制在亚微秒级,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分布式网络化测控系统的实时性问题。
(2)IEEE1588是依据分布式网络化测控系统需求而制定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利用这项技术设计或集成分布式系统,可以在不增加网络负荷的情况下,实现整个系统的高精度时钟同步,因而具有低成本和易实现等优点。
(3)IEEE1588是一种开放的、通用的精确时钟同步技术协议,只要设备制造商都遵循同样的标准,不同厂家生产的智能电子设备都能实现很好的时钟同步。IEEE1588是基于以太网的精确时钟同步技术,但是IEEE1588不仅仅局限于以
太网,只要其它网络或总线具有群发和点对点的
也能实现IEEE1588功能。数据传输能力,5.3
对时方式选择
IEEE1588作为一种亚μs级精度的分布式网
络时钟同步方案,其精度达到了IEC61850标准中的所有类的要求。但由于IEEE1588同步对时技术现阶段尚处于试点阶段,从已投运并使用IEEE1588同步对时方案的智能变电站运行情况
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各个设备厂来看,
家对IEEE1588同步对时的理解不一致,造成了
并为此留下隐调试阶段大量的软件修改工作,
患;二是IEEE1588同步对时技术的稳定性还需
要经过长期运行的考验。因此海北变电站间隔B码同步对时方式。层和过程层设备采用了IRIG-对时系统网络见图5
。
图5对时系统网络图
6在线监测
在线监测是实现智能设备状态检修的基础,
为其提供实时连续的监测数据和分析依据。有效的在线监测系统可以随时掌握设备的技术状
况和劣化程度,避免突发性事故和控制渐发故障的发生,提高高压电气设备的利用率,有助于从周期性、预防性维修向状态检修的转变,改善资产管理和设备寿命评估,加强故障原因分析。在线监测是智能变电站不可缺少的应用技术之一,但实际效果一直没有达到预期,从统计原因主要在于设备可靠性低、监测数数据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