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作业

时间:2025-04-29

中央银行学

(一)2008年的货币政策——前紧后松,适时而变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8年1月25日至2008年6月25日连续5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幅度为0.5个百分点。然而,2008年9月25日央行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同时决定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2008年10月15日起又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再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2008年12月25日起又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从2008年12月25日起,继续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以看到,2008年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断上调然后又下调的过程,从1月份至6月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不断上调到9月份至年末的不断下调,同时9月份开始还伴随着存贷利率水平的不断下调。另外,央行在2008年总共公开市场业务交易98次,同样的是前期多发行央票而后期多回购央票。 不难看出,我国2008年的货币政策经历了前期收紧到后期宽松的过程,这与2008年一开始防止物价水平增长过快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无关系。然而,我们从GDP增长率的走势图可以看到,2008年后期的政策转向效果并不是很好,虽然降低了通胀的水平,但是明显的使本来高速平稳的经济增速变慢。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针对形势变化,我国宏观政策相应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到“灵活审慎”,货币政策也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一是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二是于9月和10月连续三次下调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三是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四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五是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货币信贷平稳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业稳健运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灾区、“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逐步加大。

(二)2009年的货币政策——应对危机,增加流动性,保增长

2009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实施了名为适度宽松实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出现了跳跃式增长。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自年初起逐月加快,到11月末,两者增速分别达到34.6%和29.7%,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高峰。从信贷增长情况看,全年贷款余额达到40万亿元,新增贷款达到9.59万亿元的历史高位,比上年多增4.69万亿元,是2007年新增贷款3.64万亿元的2.63倍。货币和信贷的高速增长,为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带来了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资产市场泡沫加速膨胀的负面作用。正因为如此,从上年10月起,中央银行开始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稳步回收市场流动性。在货币市场操作和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停滞的双重作用下,2009年12月货币供应量增速开始回落,M1和M2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了2.25和2.02个百分点,降至32.35%和27.68%。尽管如此,仍然比上年末分别高出23.29和9.86个百分点。另外,2009年央行没有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利率水平进行调整。

(三)2010年的货币政策——应对预期通胀,政策取向明确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0年1月18日起连续7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于2010年底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央行之所一开始就采取这样的货币政策,笔者认为主要在于2009年货币供应量过大导致过多的流动性以及带来的高通胀预期、资产泡沫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奠定了

中央银行学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